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预计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将增长14%以上,为新世纪(002280)以来最高增幅之一。2011年安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在加快转型中积蓄能量和后劲,加快转型,也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在环境发生变化、外部约束增加的情况下,尤其要增强稳定发展的意识,坚决避免经济运行出现大的起伏,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得而复失。”这是在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对安徽的全新定调。
发展、转型正成为2011开局之年安徽各地的热门词。虽然发展不足是安徽“软肋”,但在此次经济会议上安徽明确提出,在保发展的同时,猛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出一条与东西部不同的发展路径。能否如愿以偿,2011年将是重要的一年。
硬道理仍“硬”
2009年,安徽经济首次进入万亿俱乐部,2010年惯性发展势头依然强劲。安徽省发改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11个月,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0662.2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增幅居全国第3位、中部第1位;进出口总额增长5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69%,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7.3%,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30.1%,增幅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高6.7个百分点。
对于这些指标,王三运认为,经济发展既有较快的速度,又有较高的质量,既有较强的稳定性,又有较好的成长性,显示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成效。
而这种高速增长的惯性,对安徽来说,远未达到足以放慢步伐、进行大规模调整的程度。
“回首5年,我们全面实施‘六大战略’,深入推进‘861’行动计划,全省经济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跨越。到2010年年底,全省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2000亿元,是2005年的2.23倍;财政收入有望达到2000亿元,是2005年的3.0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5500元和4950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82.9%和87.4%。‘十一五’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发展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说。
显然,安徽与自己相比,“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圆满完成了,但与全国相比,仍有差距。
“我省农业和资源型产业比重较大,经济运行对通胀预期的敏感度更高,很多方面受宏观调控政策调整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如何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起伏,是必须高度重视、积极面对的问题。”王三运说。这意味着,万亿俱乐部成员资格并不能足以让安徽高枕无忧。
就地升级:边发展边转型
如何实现转型升级,因各地禀赋不同,路径亦不同。沈卫国认为,充分利用市场约束的倒逼机制,持续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是安徽实现快中求好的可行性选择,其中,首要抓手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一路径,亦是2011年安徽发展的重点。
这是因为,安徽是制造业大省,传统制造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方面该产业本身可以获得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渗透到其他产业,从而在整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更大的价值,是帮助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
安徽省会合肥上世纪因美菱、荣事达在家电业闻名,但“孤零零”的两大件并没有带动家电产业链发展,借助资本引进和结构调整,现在合肥家电产值和产量双双跃居全国第三,与此同时,京东方六代线建成试投产,中建材合肥光电产业基地、合肥彩虹蓝光LED等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合肥平板显示基地雏形初具。
这种因传统产业就地升级而主动进入并成长起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在安徽其他行业,诸如石油化工、轻工、纺织、有色金属、煤炭、水泥等领域,正显示出一个新的特点,与历史上的传统制造业相比,它们借助资本、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契机,激活沉淀下来的大量传统制造业,重新夺回曾经丧失的产品定价权。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