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启迪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1日  浏览次数:1373

    发达国家通过推行“剥夺”农民或福利”农民的发展道路,实现了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通过教育立法,明晰投入主体,完善职业农民教育管理体系,建立科学的职业农民教学模式,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农民培育的专项投入,还农民合法的市场地位,合理转移富余劳动力,构建职业农民创业的各类平台,端正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方向,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内容进行拓展,是我国加快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

    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化的路径

    发达国家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剥夺”农民的道路;二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福利”农民的发展道路。

    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剥夺”农民的道路,即农民被视为现代化的阻力,被圈地运动、“羊吃人”所消灭。资本主义兴起的过程必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因此必然表现为工业生产对传统农业生产的冲击,初步推动了身份农民的转化。一方面农民大批破产,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民数量减少,城市无产者工人激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如果农业始终占国民经济的主体,现代化肯定也就没有实现。所以,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通过工业化热潮,形成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民职业化的完成。这种转化标志着某种政治和社会身份的农民被“消灭”了,生成了标志某种职业类别的农民。

    在20世纪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福利”农民的发展道路。即通过早期的殖民地剥削和不平等世界贸易体系积累的财富,加上本国的国力,以福利农业的形式保护农民和增加教育培训投资促进转化农民。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对主要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格制度,同时在资金信贷、保险等方面对农业进行扶持,保护农民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雄厚的财力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在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培训模式。这些农民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不但满足了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也提高了其科技素质。

    职业农民培育体系的构建

    政府投入为主,全社会共同办职业农民教育。国外农民教育,一般情况下,政府都会从经费投入和政策方面倾斜,确保职业农民教育的优先发展。同时也会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职业农民教育,不仅包括政府的政策支持,还有政府对职业农民教育的“买单机制”。

    教育立法,保证职业农民教育的顺利开展。国外为了保证职业农民教育的健康发展,在教育立法方面都有一系列的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国家职业农民教育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在欧洲各国普遍实行职业农民资格考试,政府规定必须完成一定的农业职业教育,一般两年以上,考试合格发给“绿色证书”,才有资格当职业农民。在亚洲国家,对于职业农民教育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国家法律制度方面。

    完善的职业农民教育管理体系。一是形式多样的职业农民教育管理机构和培训组织。在国外,职业农民教育一般由专门的政府机构进行管理和领导负责。也有诸如农民培训中心、农民培训学校、培训农场、农民培训队、农业函授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农村青年俱乐部、农村教育网、农业刊物等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组织和机构,从而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机构网络,在提高职业农民素质和知识技能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二是可操作的教育质量监督机制。为了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国外农民教育都进行严格的考试和认证制度,一般淘汰率占1%~2%,为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了统一的可操作的目标,也为监督评估国外农民教育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培训职业农民的教学模式

    教育内容注重实效。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民培训的实效,培训内容一直围绕着农业生产如何适应市场需要、如何适应农民的需要来安排。重视培养农民的综合能力,注重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的有机结合。而且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对象范围广,从农民、农村干部、农业部门领导、农业专业科技人员到农村的加工、流通、生产经营者,尤其是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延伸。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比较强,涉及农村生产及生活实用科技和社会政策教育,实用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关注。

    教育程序强调实践。国外职业农民教育重视实践,有严格的操作程序。职业农民教育的目的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要,然后再通过教育推广到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若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则再开展新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从而形成职业农民教育的良性循环。

    教育方法符合实际。国外的职业农民教育,各国都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更注重实际的教育方法。多种培训机构的相互结合,形成了符合国家农村实际情况的培训教育体系。同时,职业农民和农场主参与学校教育计划的制订和学生考试成绩的评定,这也是国外职业农民教育的特点。为提高教学质量,各国均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许多发达国家要求,从事农业职业教育或培训活动的教师,要有较强的经营农场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和方法,还要有相应的教学能力。德国甚至规定,只有取得相当于我国的硕士学位的农业工程师资格,才能从事农业培训。

图文快讯
2010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百姓心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推进…
中国采取抑制物价措施保护消费…
省农委、省农发行召开金融支持…
十二五期间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