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朝着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阔步前进

来源:合肥在线-江淮晨报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11日  浏览次数:1659

    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

    晨报讯 昨天上午,中共合肥市委九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市政务中心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加快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朝着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阔步前进。

    受合肥市委常委会委托,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存荣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指导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刻,对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省委八届十三次全会认真贯彻中央全会精神,结合我省实际,通过了《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我们谋划好未来五年发展、团结带领全市人民继续推进合肥崛起大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全市上下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合肥跨越赶超步伐。

    会议指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全会精神,关键是要继续抓住并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体到合肥的实际,就是要“进一步提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地位,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发展、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努力成为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这是省委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也是全市人民的心愿和期待。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需要我们咬定目标,矢志不移,争取在“十二五”时期能够再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对于我们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具有决定性意义。“十二五”时期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奠定区域性特大城市基础骨架”这一总体要求来展开。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前瞻性的规划引领城市发展。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土地利用、生态建设等关键性详规,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布局,都要按照“总人口1000万、城市人口800万”的边界来制定,努力建设一个“不拆迁或少拆迁的城市”。“十二五”时期的城市发展,要在遵循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到2015年城区人口达到400万”的要求,科学布局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

    会议提出,要积极构建合理的城市形态布局。放眼合肥7055平方公里的全域范围,坚持城乡一体,按照“主城提质、组团扩容、打造新市镇、建设新农村”的思路,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把加强城市组团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真正按照城市副中心的标准,围绕近期50万人口、远期100万人口的规模来规划建设。选择省道沿线规划建设一批新市镇,集中布局好产业集中区和农民新社区,加速农村城镇化步伐。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强统筹规划,确保施工质量。高起点、大力度推进滨湖新区建设,坚持紧凑型开发模式,高质量、快节奏地推进各项建设,确保干一片成一片。提高开发园区建设水平,按照混合功能的要求,对各项建设进行科学布局,力求配套设施集中建设、业态开发扎堆发展。基本完成政务文化新区开发建设。

    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体系。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科学布局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公共性重大工程项目。坚持交通先行,一手抓交通枢纽项目建设,一手抓城市路网改造提升和轨道建设,逐步形成地上地面地下并举、市区城郊贯通、市内市外连接的快速交通网络骨架。把交通建设与公用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统筹起来考虑,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强城市组团建设,要坚持交通引导策略,通过强力推进路桥、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拉开整体框架,吸引相关项目落地,带动区域开发。推进合肥经济圈建设要以加快基础设施一体化为先导,推进同城化发展,更好地聚合能量、提升整体实力。

    会议提出,要着力打造现代产业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主战略,用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等政策机遇,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发展繁荣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要按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会议提出,要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做好 “绿文章” 和“水文章”,真正做到“有空就栽树、见缝就增绿”,让合肥成为“森林城市”,城市污水要“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提高污水处理出水标准,推进环城水系贯通和入湖河流综合整治,营造一个“碧水穿城”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坚持群众利益优先,坚持走群众路线,大力推进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保持住房市场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新建一批基础设施,优化现有资源布局,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改善村镇环境,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清洁家园”行动,借鉴城市社区的管理标准和模式,加强村镇管理尤其是卫生管理,力求更加整洁、干净、有序。

    会议提出,要健全完善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始终坚持目光向外,面向全球市场,吸引各类资本和要素,更好地借力发展。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重点是改革开发园区管理体制,对现有开发园区进行大力度整合,更好地提升效能,加速园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改革城镇建设管理方式,提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层级,更好地整合资源、聚焦重点、集中突破;改革土地利用制度,综合考量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就业容量等因素,探索建立一系列刚性制度,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改革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加强分权与监督,确保广大干部阳光用权,保持好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的制度环境;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夯实基础、建强队伍,努力建设平安合肥、法治合肥、和谐合肥。

    会议提出,要下大力气提高综合保障能力。重点是关注土地保障问题,对实际所需的空间、能够落实的增量、可以盘活的存量等,实行精细化管理,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年度,并认真研究城市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容积率标准,避免低密度建设。关注电力保障问题,根据总用电量的需求预测,在加强自身电源点和配网建设的同时,以开放的思路在周边寻求新的电源点。关注水资源保障问题,从利用外地水资源、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行节水技术和设施、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更好地保证水资源供给。关注人力资源保障问题,认真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加强用工需求预测,积极做好职业教育、劳动力就业培训、劳务协作等工作。

    会议强调,要造就引领发展的骨干力量。引导党员干部以永不满足的心态看待已有成绩,以身先士卒的精神快干事干成事,更好地做到用心用情用力干、苦干实干拼命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去开展工作。引导党员干部敢于负责、敢于突破,对自己负责的工作真抓真管真干,以很强的执行力推动落实。各级党组织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支持敢于负责的干部,支持用心干事的干部;确立正确鲜明的导向,坚持用发展评价干部,用实绩评价干部;充分激发干部的潜能,把干部推向基层、推向一线、推向发展主战场。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人自身要坚强有力,多谋善断,敢抓敢管,确保各项工作 “一个声音喊到底”;要开明包容,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力推进事业发展。

    会议强调,要凝聚推进发展的强大合力。支持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合作共事,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军民共建,形成推动合肥建设与发展的强大合力。重视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合肥建设与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合肥警备区党员负责同志;市委副秘书长,市委督查组成员;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党员副秘书长、各工委党员主任;市政府秘书长、党员副秘书长、咨询委成员;市政协秘书长、党员副秘书长、各专委党员主任;市纪委常委;三大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县区工业园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市直各单位、省部属驻肥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市委管理的大型企业党委主要负责人等列席会议。

图文快讯
2010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百姓心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推进…
中国采取抑制物价措施保护消费…
省农委、省农发行召开金融支持…
十二五期间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