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品质真好”催生“响亮品牌”
“价格虽高,卖得很火! ”这是一名顾客9月20日在詹氏山核桃销售点发出的感叹。而詹氏核桃公司营销总监章燎原回忆说,多年以前,好品质的詹氏山核桃没有卖出好价格,因为“没有包装、没有品牌、更没有新产品研发,业内竞相杀价”。深加工、精美包装,詹氏公司近几年瞄准业内第一品牌发力获得成功。
从“品质好”到“品牌响”,是我省农产品由低层次卖原料到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转型的生动写照。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做农产品生意多年的合肥商人郑先生感触颇深:“一个上海生意伙伴向我咨询与燕之坊合作事情,他说燕之坊的粗粮质量好,价格高依旧在上海受欢迎。 ”目前,像燕之坊、詹氏一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省已达5300多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400家,超10亿元的30家。今年1月至7月,全省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82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5%。2009年,全省进入中高端超市的农产品达10800种,销售额320亿元。
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千万农民与市场对接。2009年,全省“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联结形式占35%,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联结方式的占80%,龙头企业建设原料生产基地6500万亩,带动农户750万户,为全省农户户均增收1400元,龙头企业常年及季节性用工人数达到150万人。
“规模扩张”走向“科技开发”
人们常常误认为,食品加工业科技含量低。其实,我省很多农业企业都设有省级乃至国家级的科研工作站。
合肥市金润米业公司生产精米产生很多副产品。利用这些副产品,金润很早就开始米糠油的生产,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档稻米油精炼厂。2009年,金润研发“全物理精炼一级油”技术,不仅不破坏油料营养结构,而且得油率提高20个百分点,技术已申请国家专利。现在金润又在筹备“稻壳发电”,投产后一年可节约电力成本200多万元。
类似情形在我省已遍地开花。在水产领域,借助上海海洋大学在当涂县塘南设立的博士工作站,我省探索以生物修复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养蟹新模式,并相继实施了“河蟹振兴工程”、“河蟹提升工程”,河蟹养殖基本实现了从“大养蟹”向“养大蟹”、“养精品蟹”的转变。
在蔬菜领域,科技对产业发展贡献率逐年提高,蔬菜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从过去追求低层次规模扩张,到重视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但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与档次,更优化了企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拉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单打独斗”迈入“集群发展”
在淮北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正在加紧建设的思朗饼干投资方,又投资建设了一家包装厂,建成后既可为饼干生产包装,还可以为园区别的企业配套服务。与此同时,园区的面粉厂可为思朗提供原料,同时降低了双方的物流成本。
农产品产业链条逐渐延长,必然存在产业积聚需要。近年来我省农业产业化布局由散状经营向集群园区聚集趋势明显,目前,全省年加工产值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76个,聚集龙头企业855个,年加工产值已达890亿元。 9月初,我省又公布了8个农业产业化示范区,谋划通过其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整合和集聚。
据介绍,对示范区建设我省将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在财政支持上,将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两个倾斜”,“两个转变”即在扶持对象上,由原来扶持单个龙头企业向扶持产业集群转变;在扶持重点上,由原来扶持龙头企业向扶持基地转变。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