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乳业、现代牧业、雨润食品……这些在业界颇负盛名的农业企业,如今都在马鞍山安家落户,其中总投入8亿元的蒙牛乳业(马鞍山)公司三期建设工程明年达产后,年营销收入将超20亿元。将推进农业产业化与承接产业转移紧密结合,马鞍山充分发挥毗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先后引进了美国农豪、香港生意、达利食品、江苏鸿意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
皖江示范区规划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大力引进农业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龙头企业,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长三角是国内农产品的最大高端消费市场,近年来“皖字牌”农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广度,抢占长三角“黄金摊位”。宁国“山里仁”核桃占领上海山核桃市场12%的份额,稳坐头把交椅;华泰集团的“洽洽牌”系列炒货在上海市场的销售额超亿元……据统计,安徽农产品在上海市场年消费额达200亿元,在长三角地区市场占有率按年均10%以上比例递增。“皖字牌”名优特新农产品,已经成为长三角最具竞争力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打造现代农业,必须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提升整体竞争力,致力突破农业产业链附加值低的困局。8月下旬,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到2015年,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值将由现在的1158亿元提高至50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由现在的4739元提高至9900元。
发挥皖江示范区区位和资源优势,龙头企业抢滩市场时不断壮大,产业集群从而迅速发展。基地连片、特色成带、块状辐射、集群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提升之路,是带动农业全面转型的核心力量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强劲动力。目前合肥市吸纳了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对内择优扶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的农业产业集中园区,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500家,形成粮油精深加工、乳制品、休闲食品、蔬菜水果、畜禽等九大产业体系。
芜湖市则着力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企业集群正在迅速崛起。他们通过招商引资,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生态高效畜禽、名特优新水产、高档苗木花卉、绿色蔬菜与食用菌、特种经果与中药材、生态休闲观光旅游7大农业优势产业。目前,芜湖31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中,23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产品畅销全国。今年初引进成立了“蜂业航母”安徽蜜之源食品集团,其蜂产品总产量占全国的15%以上。
目前,示范区还着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打牢基础,增强后劲。总投资2.1亿元的芜湖恒达苗木花卉交易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宁国恩龙林业公司投资约1.8亿元开建全国最大珍稀树木景观园……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型产业,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发挥林业多重效能。
据统计,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农业合作项目数量按年均20%比例递增。上海有70多家企业或个人在我省办农业企业、建基地,投资额超过10亿元,江苏仅雨润集团在我省投资就达50多亿元,浙江企业在安徽投资达100多家、投资额30多亿元。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国家级战略历史性机遇中,赢得先机,就能发展更快;做得更实,就能行得更远。示范区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产品瞄准长三角,发展借力长三角,将安徽农业这一传统产业打造成规模大、竞争力强、充满活力的优势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