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中旬,安徽省沿江地区连降暴雨,致使内河和大湖水位暴涨,安庆、池州等地渔业受灾严重。主要表现毁损、淹没池塘,毁坏养殖围网,冲毁养殖网箱;以及生产用房、塘坝、渔船等生产基础设施也不同程度遭到受损。特别是一些良种场、规模养殖企业、合作社以及龙虾、黄鳝网箱养殖大户损失惨重。全省渔业系统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合理调度,科学救灾,并迅速组织开展生产自救,切实抓好灾后鱼病防治,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恢复生产。虽然渔业灾情很重,但对总体社会水产品总量并未产生较大影响,反而表现出阶段性市场供应有增无减、价格稳定;群众加固抢修、调种补放、增养精养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资本投资渔业稳步增加;小龙虾、鮰鱼、鳗鱼等产品出口继续看好,渔业经济在抗洪救灾中稳步发展。
据统计,1-7月份全省实现水产品产量99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黄鳝、泥鳅、小龙虾等名优水产品上市量增加近二成;随着禁渔期的全面结束,水产品市场供应日益丰富,价格呈现季节性变化,总体平稳。据省内部分主要城市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18个品种定点价格调查,与6月份月相比,6个品种上涨,9个品种持平,2个品种下降,水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为102.0,环比为100.6。草鱼、鲢鱼、鲤鱼、鳙鱼、鲫鱼、鳊鱼六种大宗淡水鱼价格稳定,零售均价10.9元/公斤,环比上涨2.0%,同比上涨1.1%。
洪涝灾害虽对总体水产品产量影响不大,但对河蟹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沿江湖泊是该省重要的河蟹生态养殖区,受强降雨影响,湖水长期处于超高水位,水草大量死亡,天然饵料明显减少,湖泊生态环境变化较大,直接影响幼蟹脱壳生长。预计,对今年湖泊优质河蟹的规格、品质、产量、效益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目前,该省各级渔业部门正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积极配合,针对不同类型水体,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力求最大限度提高河蟹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安徽省农委渔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