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建设现代农业,是传统农业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农业与二三产业、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农业各生产要素以及各项农业政策之间的关系。作为传统农业区的典型代表,安徽省宿州市近年来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探索以现代农业为主导、各生产要素有机整合、各项农业政策相互配套的发展模式。
以四大产业为主导,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农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发展粮食、畜牧、果蔬、林木四大主导产业。以四大主导产业为依托,拉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推动现代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加工、流通、储运、生态、旅游、文化等产业联动的多功能综合性生产体系。把扶持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的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重中之重。各相关部门积极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指导龙头企业与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开展村企共建,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以六大创新为动力,促进农业生产力进步与生产关系变革有机结合。抓住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的机遇,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现代农业经营组织、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现代农村金融体制和农业管理体制六项创新,以之推动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协调发展。近年来,宿州市在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农科教结合与产学研协作、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等领域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土地流转起步较早,在土地规模化、服务规模化等方面积累了经验。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市,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担保方式等金融工具创新上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以八大体系为支撑,促进农业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坚持三次产业联动、农科教企互动、制度创新推动、项目支撑拉动,倡导科技植入,引导规模经营,克服粗放分散生产经营的弊端,着力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装备设施体系、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农业经营组织体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八大支撑体系。从近年来的实践看,八大体系效应逐步显现。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科技入户试点市之一,年培训农民达25万人左右;初步形成“市、区县有检测中心,乡镇(基地)有检测站,龙头企业有检测所,市场有检测点”的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势头较好,近百万亩农作物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
以新型乡村工业园为载体,促进涉农政策资金有效整合。顺应经济发展新态势,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实施新型乡村工业园建设“百千万”工程,即每“百亩园区”实现“千人就业”和年人均“万元收入”。引导试点园区整合各种涉农政策资金投入,使有限资金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目前,全市新型乡村工业吸纳农民就业12万人,形成28个新型乡村工业园区和乡村工业集聚区。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