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淮南:抗春旱 打响稳农保粮第一仗

来源:淮南报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2月5日  浏览次数:1612
     2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潘集区贺疃乡史圩村地头,看到大片麦田已经抗旱浇灌,农民望着青绿的麦苗露出甜蜜的笑容。

  “四天三夜机泵没停,这一片500亩小麦全部浇了水。
”村民史国军在田头向记者说,乡里的电灌站将水送到沟塘,家家户户用手扶机带小水泵,再将沟塘水抽进麦田进行浇灌,他家的6亩小麦浇灌后随即追施了化肥。

  在田头,乡农技站站长李德福正在查看小麦苗情,他从湿地里拔出一株麦苗,看到根部长出了白嫩的新根,捧在手里向几位农民说:“看,才浇过一天就长出新根了。”据李德福介绍,自去冬以来没有下过透雨,小麦普遍受旱,春节前浇灌害怕遇低温造成冻害,春节后气温回升,大年初四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就安排开机送水抗旱浇麦,现在史圩、贺疃两个村已浇灌小麦5000多亩。

  “现在小麦浇一遍水,今年午季肯定又是大丰收。”50多岁的村民王家平种15亩小麦,近两天已经全部浇水追肥。他说,现在种粮食划算了,政府不但免了农业税,每亩地一年还给补贴100多元,去年午季小麦平均亩产450公斤以上,现在小麦价格涨了,化肥价格降了,种粮的纯收入越来越多了。

  贺疃乡是农业大乡,全乡2.9万多人,耕地总面积5.6万多亩,耕作模式为一麦一稻,种粮20亩以上的大户有800多家。这些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把稳农保粮摆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近两年争取项目资金200多万元,将3条土支渠改为防渗渠,去年为农民节省了水费50万元。近期又争取项目资金100万元,乡财政配套35万元,为古路岗灌区修4条防渗渠。同时又用扶贫项目资金,为贾庄村改善排灌条件,全部解决了用水难。乡党委书记谢昭斌说:“我们农业大乡一定不能放松农业,一定要抓好粮食生产,保证农民种粮增加收入。”

  在乡政府,记者看到乡里印发给农户的信息,发布政府给予补贴的抗旱机械的型号、价格和补贴标准。据介绍,乡办电灌站送水抗旱暂时也不向农户收水费,待午季获得丰收后结算。乡村干部包村、包片,一边统一调度用水,一边组织农户开机泵抽水,并到田头加强技术指导,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渍害。

  “现在农户看麦苗黄了,又等不到透雨,都想浇水追肥争取午季大丰收。”贺疃村党支部书记徐德江向记者说,该村共有小麦5100亩,已浇灌了近1000亩。针对有些村民外出打工不能回来的实际困难,村、组干部安排农户互相帮助,相邻地块统一浇水。也有些在外打工的村民,听到家里抗旱的信息,打电话请人帮助浇灌麦田。

  贺疃村村民徐德海接管了邻居转让的土地,每年种粮20多亩,去年种粮纯收入2万多元。他说:“政府拿钱修水利,又送水来救苗保丰收,俺们心里真甜蜜蜜的。”

  新春伊始,农民种粮的热情高涨,抗旱保苗、与天夺粮的战歌在大地上奏响。歌声,正是2009年农业丰收的希望!

图文快讯
2010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百姓心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推进…
中国采取抑制物价措施保护消费…
省农委、省农发行召开金融支持…
十二五期间全国畜禽标准化规模…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