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一、部省联动、扎实推进。送科技下乡活动是全国“三下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三农”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做好送科技下乡活动,农业部制定了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由科技教育司牵头,部属农业技术推广站和院校、部科技发展中心、人力资源中心、中央农广校、农工院、农干院、农业出版社、农业影视中心、农民日报社等部属单位共同参与,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周密安排,领导亲自带队开展相关活动。各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组织本省科研、教学和推广等单位,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广泛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推进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大培训、大推广的新局面。
二、贴近需求、突出重点。此次科技下乡工作坚持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致富农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承办单位提前与各地进行了对接,了解基层需求,把提高基层农技人员能力素质和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开展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现场实训3类示范性培训班,主要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示范户,培训内容重点是当前生产急需的关键技术、实用技术和农业农村相关政策。同时,针对农民工返乡较多的情况,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和需求对接活动,帮助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再就业。安徽组举办为期一周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研修班,邀请国内著名水产专家授课,讲解水产名特优品种健康养殖技术以及农业相关政策、技术推广技能等。研修班学员普遍反映,这是多年来接受的一次较为系统的培训。
三、多种形式、力求实效。为确保本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农业部本着“进村入户、务实高效”的原则,从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的角度出发,创新了组织形式。一是根据基层迫切需要,组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二是结合春耕生产因地制宜、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活动,特别是针对当前出现的严重旱情,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指导抗旱;三是积极编印农业实用技术料手册和技术措施明白纸;四是赠送图书、化肥等物资,开展慰问活动;五是引导企业参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山东登海种业、天津三农金科技公司等积极参与,为广大农民捐赠农资、化肥。据初步统计,本次送科技下乡活动,农业部系统共举办5天以上的异地研修班9期,县乡集中和现场实训班30多个,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700多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民1万多人,捐赠各类物资价值300多万元,带动地方全面开展2009年送科技下乡工作。湖南永顺县勺哈乡老农技员朱建平感激地说:“感谢农业部为我们送来新的农业科技知识,送来了党的温暖和真情,今后我一定要全力搞好农业技术人员传、帮、带和农业技术的普及推广,让更多的农民得到实惠”。
四、创新机制、注重长效。为进一步提高送科技下乡工作的长效性,农业部不断创新机制,把集中活动与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推动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农技推广一体化发展,积极探索多元化农技推广新模式,逐步推进送科技下乡工作向科技“常下乡”、“下长乡”转变。一是推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重大项目组织等为抓手,围绕产业需求,打破部门、区域和学科界限,努力凝聚科技合力,提高创新效能,初步构建了“课题来源于实践,成果应用于生产,效果在生产中体现,人才在实践中成长”的科技服务生产新机制。二是深入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构建“专家+技术员+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服务网络,组织和发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及时解决农民生产技术问题,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在农村培养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科技示范户,以户带户,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三是加强农民培训。针对返乡农民工较多的情况,加大了工作力度,强化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积极推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同时,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农业大学、农业科研院所、农技推广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的作用,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多元化;加强对农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工作指导,培养更多农业发展急需的高层创新人才和实用人才;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覆盖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技能,促进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