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第一批25家“特色农业”村镇日前正式通过认定,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该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水果、优质小麦、畜牧、棉花、蔬菜、林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加快实施特色农业工程,打造优质无公害蔬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加快农业增收和农民致富步伐。
围绕进一步做强农业产业,宿州市及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宜粮则粮、宜果则果、宜菜则菜、宜牧则牧,初步形成砀山和萧县水果、蔬菜产业带,灵璧优质小麦、棉花制种、花生、肉牛养殖产业带,泗县水产养殖、脱毒山芋产业带,埇桥区瓜果、蔬菜、符离烧鸡加工产业带。不同产业带又催生了特色园艺专业村、特色养殖专业村、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等专业村。如砀山县城关镇的黄桃,良梨镇、葛集镇、周寨镇的酥梨;萧县官桥镇的葡萄、孙圩子胡萝卜;埇桥区夹沟香稻米、符离烧鸡、顺河板材、永安土豆、灰古镇八张村的棉花加工等特色产业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目前全市有特色农业专业核心示范村164个,与省内外13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相对接,产品热销周边大中城市。
2009年,该市将狠抓块状经济的示范带动,继续加大主导产业培植力度,使农产品的特色优势尽快转变为区域化产业化优势,同时抓好龙头企业的辐射拉动。通过深化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的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并鼓励农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承包等形式,与农户、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