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11月5日一早,吃过早饭,收拾停当,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灯塔村68岁的村民许润年骑上电瓶车便上班去了。
“盯着‘一亩三分地’当了大半辈子农民,没想到老了还拿上了固定工资。”老许说。
许润年的“工位”在他最熟悉的田间地头。骑车到村里后纪组的一片60余亩农田边,旋耕机正轰隆推进、播种机紧随其后,机声隆隆间,耳畔传来一声熟悉的招呼:“许队长,今天啥计划?”
“老孙,这么早!”许润年踩了踩脚下松软的田地,叮嘱迎面走来的农机手孙杰,“要下雨了,趁着天好把另一台播种机也开来,加紧把这片种完。”
用许润年的话来说,他这一辈子没离开过土地,自成一套“种田经”,但过去他照顾的只有自家分得的那7亩田地,而如今他每天盘算着的是1600余亩地里的大事小情。
“家里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一年租金收入有近2000元,加上在公司当‘田管’赚的工资,生活可比之前宽裕不少。”许润年乐呵呵地算着一笔收益账,从“种着自家田地管温饱”到“流转土地赚‘双薪’”,这位“老把式”干劲儿十足。
2022年起,安徽至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贵池区流转1.1万余亩土地,将分散的耕地整合为连片农田,实现规模化种植,不仅让不少撂荒地重新“活”了起来,也让不少像许润年这样的老农民成为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的“双薪农民”。
“绩效考核也生长在土地里,公司根据土地亩产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优秀的员工在基本工资以外还会发放绩效工资。”公司负责人林晓军介绍。为达到绩效指标,许润年和同事整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干得比自家地里还要上心。而农忙时,该公司还会优先雇佣五保户、脱贫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临时用工,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赚钱。
从曾经的零散地块到如今连片良田的规模化种植,从“靠天吃饭”的日出劳作到“双薪增收”,这群沾着泥土香的“上班族”实实在在尝到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甜头,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