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规划

科技赋能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来源: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5月12日  浏览次数:42

         颍上县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等平台,联合国内多家农业科研院所,围绕稻米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设高质高效生态智慧稻田,积极开展绿色栽培技术模式组装与集成试验、优质水稻种质资源保护与适应性良种选育等工作。经过辛勤耕耘,越来越多的稻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汇聚于此,沿淮绿色农业科创谷正成为颍上优质水稻创新发展新高地。

         在沿淮绿色农业科创谷里,无论是防虫措施还是施肥技术,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王成是颍上县的高级农艺师,他指着田间类似小卡片的东西介绍:“这些,是用来防控螟虫的‘秘密武器’——螟虫诱捕器。它们能巧妙地诱杀雄性螟虫,从而降低后代的种群数量,实现高效的虫害防控。”

         科创谷里还种植着能够麻痹鳞翅目害虫神经直至其饿死的香根草,能够吸引益虫、挤压害虫生长空间的波斯菊。这些植物对维护稻田生态多样性,推进水稻绿色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创谷的稻田生态化工程还包括“猪、沼、稻”项目。这一项目将农村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科学处理,转化为沼液,并通过精准施用替代化肥,实现了沼液农田清洁安全利用。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农村沼液消纳的难题,还有效提升了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肥力,为水稻的优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沿淮绿色农业科创谷致力于研发更环保、高效的稻作技术,已开展绿色低碳水稻种植技术研究。通过温室气体收集箱,对收集起来的温室气体进行分析计算,科研人员筛选出温室气体最少、对环境友好、易操作的品种和技术模式。

         以颍上沿淮绿色农业科创谷集成创制的《绿色氮高效碳减排水稻品种评价技术规范》为标准,科创谷筛选出“宁香粳9号”“旱优73”“隆两优1307”等氮高效碳减排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经过科学评价,在新技术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每公顷减少3.9吨,减排比例达34.8%。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主任王冠军表示,成熟后的低碳稻作技术将推广至全县70万亩水稻,为农业带来巨大价值。

         种子是农业生产的“芯片”。颍上县一直重视保存、开发、利用种质资源,传承保护的“庄红贡米”因入选全国农作物十大优异种质资源而名声大噪。

      “我们不仅保存、繁育优质品种,还要对这些优质种质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王冠军介绍,科创谷还正在开发富硒、富锌、高铁、高钙大米及糖尿病人专用抗性淀粉功能米、肾脏病人专用低谷蛋白低磷功能米、高血压病人专用巨胚功能米等特种功能水稻,建成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

         在另一块插满白色小棍的苗圃里,种植的全是沿淮地区表现比较好的水稻品种。“这块地里有80多个品种。”王成介绍,科研人员已连续两年对这些水稻的基因型、表现型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最适合沿淮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进行推广。

         在颍上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安徽颍尚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创稻田牛蛙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一田两用、一亩双收”。牛蛙捕食害虫,粪便滋养水稻,形成生态闭环。公司已建成完整产业链,年产生态蛙1000余万斤、蛙稻米1800余吨,带动农户亩均增收2200元。

         公司积极构建“牛蛙+N”生态稻蛙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牛蛙养殖技术研发、示范及推广、育苗、加工、销售能力,组建以“蛙一哥”品牌为导向、龙头企业为核心、公司+院校+基地+农户等多家家庭农场为基础的产业联合体。公司目前已与深圳蛙来哒、永辉超市、叮咚买菜等生鲜与蛙类头部企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打通产销一体化链条。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已不再只是宋朝词人辛弃疾描述的丰收年景,更是颍上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里一种首创稻蛙混养技术的创新和成熟,成了现实版的“丰收组合”。目前,颍尚鲜公司已建成蛙苗繁育车间5000平方,成蛙暂养池100亩,配套了制冰车间、田头初加工车间、冷藏保鲜库、品质检测室等基础设施,开发出“活蛙、冰鲜蛙、冻蛙、预制蛙、蛙稻米”等多品类产品,辐射带动村集体增收25万元,稻蛙生态种养面积3000余亩,年产生态蛙1000余万斤、蛙稻米1800余吨,实现产值1.1亿元,稻蛙生态种养亩均增收2200余元。

图文快讯
大棚黄瓜田间管理技术
5月18日中心核心专家组为实施规…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