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冬后虫源基数调查、本县早稻品种布局、病虫发生历史资料,结合天气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早造秧田发生的主要病虫有三化螟、稻飞虱、稻叶蝉、稻蓟马、负泥虫(山区)、稻瘟病、绵腐病、田鼠、福寿螺等,发生程度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发生情况
三化螟:冬后田间调查,三化螟亩残虫密度平均为90头,高达120头,平均虫数比去年同期减少37.72%,冬后死亡率为10%,略比去年同期增加2.31%。预计第一代螟蛾盛发期为3月18日~4月1日;螟卵盛孵期为3月27日~4月9日。二化螟亩残虫量40头。预计第一代螟虫中等发生。
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我县部分地区仍有种植一些感病品种,若4、5月份天气闷热,阴雨天多,露雾重,有利于稻叶瘟的发生为害。尤其是山区、历史发病区更应注意稻瘟病的发生为害与防治。
田鼠、福寿螺:预计田鼠中等偏重、局部重发生,据查农田田埂100米平均有鼠洞4~8个,个别高达16个以上;预计福寿螺中等发生,田沟边每平方米有福寿螺5~17只,个别高达40只以上。
防治意见
及时犁耙浸沤田(水源充足地方,浸沤田达7天以上),铲除田、沟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同时加强秧田的肥水管理,培育壮秧和增强植株的抗性,以确保早稻秧苗的正常生长。
加强田间检查,切实抓好秧田病虫化学防治工作。
发现苗瘟、叶瘟中心,应立即施药防治。亩用20%三环唑100克或50%瘟格新70克或40%富士一号10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
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或抛秧前三天)亩用55%特杀螟50克或18%杀虫双200毫升十乐果50毫升或20%三唑磷120毫升,兑水60公斤喷雾,防治第一代三化螟虫,兼治其他小虫。
选用7.5%杀鼠迷或80%敌鼠钠盐配制成毒谷,亩用250~500克毒谷进行田间毒鼠。
抓住放水办田机会,拦捕福寿螺,控制福寿螺入田扩散为害。另可亩用10%密达500克或百螺杀100克撒施,消灭福寿螺。
注:做好稻飞虱药剂防治工作,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