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用上多光谱无人机,给小麦追肥真精准,不仅更有利于生长,还减少了肥料浪费哩。现在壮苗的地块少追肥,弱苗的地方多追肥,每亩地可以减少肥料成本10元到15元,我的2500亩小麦,总共可节约2万多元。”
多光谱相机类似于医疗用的CT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小麦的植被指数、作物健康状况等信息。通过多光谱无人机航测,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近2000亩土地的巡田作业,并将航测的数据转换成光谱影像,再根据光谱影像反馈的苗情分布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处方”图,导入到植保无人机进行精准施肥和植保作业。“从以前的‘靠天吃饭’到现在的‘看图种田’,粮食丰收更有保障了。”
除了多光谱无人机,智能除草机也大显身手,实现对杂草“定点清除”。记者看到,与传统的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相比,智能除草机采用了先进的图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可以自主导航和规划路径,精准识别出农田里的杂草,既减少了因化学除草对小麦生长的药害风险,又提高了小麦品质。
搭建智慧农业平台和“MAP智农”App,农户通过手机即可实时查看作物长势、田块墒情及冠层含水率等关键指标,结合遥感色差分析功能实现“云端巡田”。目前,智慧农业平台已覆盖全县115万亩耕地,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赋能。
【政策点击】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坚决扛牢粮食保供责任,以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工程,加快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多种粮、种好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1亿亩、产量825亿斤以上,优质专用水稻、小麦播种面积达6450万亩,让“中国碗”多装优质“安徽粮”。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专家点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孔令聪: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区,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以稳面积、提单产、优品质、增效益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把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高标准农田长久持续发挥效益。加快种业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和装备水平,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进一步向科技要产能、要质量、要效益。同时,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强粮食、肉类、水产等各类农产品有效供给,引导发展精深加工,丰盈大国粮仓。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