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吃过早饭,肥东县撮镇镇旭光社区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宣恒祥来到村民组走访入户。“这一年,我晒得更黑了,但心里感到更充实了!”宣恒祥笑着说。
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肩负着引领乡村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责,他们的作风是否严实,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今年开春,宣恒祥带着社区“两委”班子定了“三个一”工作标准:每两天至少巡视一次包片村民组查看问题,每周一次反馈解决的群众问题,每月一次“小巷说事”座谈交流。
今年5月,东一村民组王奶奶向社区反映,她家门前有一个小水塘,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变成了黑臭水体,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生活。宣恒祥立即核实情况,召开社区“两委”会商讨解决方案,最终结合民意,将小水塘填实,改造成村民休闲场地,这既解决了村民生活环境问题,又增添了村民休息场地。
“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宣恒祥说,每个月社区开展的“小巷说事”,确保及时了解民心所盼。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讨论……今年上半年,旭光社区梳理出道路亮化、当家塘清淤、污水管道整治、灌溉渠修复、五保户房屋维修、破损路面修复、休闲健身广场修整等10个问题,目前已全部解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农业村,没有大企业,农民种地致不了富,年轻人留不住,集体收入低。”宣恒祥琢磨:光转变作风不够,得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去年下半年,撮镇镇党委提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宣恒祥带着社区“两委”班子合计,“咱有地、有劳力,为啥不抱团搞规模种植?”宣恒祥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量流转100亩地建蔬菜大棚,并明确“三保”:保租金(年每亩670元)、保就业(优先吸纳社区村民到大棚务工)、保兜底(若因管理问题亏损,村集体先垫资补租金)。“合作社建设大棚不仅能壮大村集体经济,还能安置社区剩余劳动力,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真正做到了既能顾家又能挣钱!”宣恒祥说。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旭光社区成功打造了樱桃、水蜜桃、葡萄及稻虾共养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50万元。旭光社区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安徽省省级生态示范村、安徽省美丽乡村、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