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咨询

小花菇变身“金疙瘩”

来源: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25年4月21日  浏览次数:54

    “现在正是销售旺季,每天要采摘两卡车的花菇运往沪苏浙等地,一天能卖个五六万元,高峰时期有八九万元,村里过来帮工的阿姨们听到这个数,干起活来都更有劲了!”在位于怀远县万福镇镇东村的怀远县华宇之珍花菇基地,当地村民正忙着采收、分拣、装箱,负责人马得飞笑容满面地介绍。只见育菌棒上的花菇个大朵圆,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长势喜人,基地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花菇产量如何?”“销售方面有没有什么困难?”“补贴政策有没有落实到位?”在花菇种植基地,万福镇纪委工作人员向马得飞了解基地的市场行情以及产业奖补政策落实情况,并就其之前反映的用地等问题进行回访。

       此前,怀远县纪委监委在开展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检查时发现,该基地因遭遇极端寒潮导致菌菇大面积减产。经实地走访发现,技术指导缺位、应急预案不完善是主要症结。监督检查组当即启动“监督+联动”服务机制,督促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专家专班,通过增温控湿、菌棒覆膜等技术干预,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需求和种植技术难题,帮助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花菇作为怀远县域内特色产业,要想发展起来涉及诸多环节。为此,该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督导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组和属地纪委靠前监督,及时了解企业诉求。

    “对于基地负责人反映的用地审批和资金瓶颈等问题,由万福镇纪委联合该镇土地部门负责人和村干部实地走访、核查相关情况。”经过该镇土地部门的指导和镇村干部的协调,合理运用耕地“进出平衡”政策,最终解决了基地发展用地保障需求。同时,该镇纪委进一步督促镇村干部通过村集体入股、农户投资、协调银行贷款等方式帮助基地解决300余万元的资金短缺问题,基地已从原来的20座标准化种植大棚扩大到现在的42座。

       目前,花菇种植基地采用“企业+基地+村集体+农户”的协同模式,由企业免费为村集体和农户提供菌棒,并聘请技术人员专业指导,确保菌棒培育质量。此外,企业设立市场保底回收机制,确保村集体和农户收益稳定。

    “花菇产业不仅让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还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等方式拓宽增收渠道,产品远销浙江、上海等地,线上订单占比逐年提升,基地年收益已达500余万元,预计在三年内,惠及100余户农户,每户农户的净收益10万元以上,为200余户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同时村集体经济收益将突破100万元大关。”万福镇纪委工作人员杨明明自豪地介绍。

    “发展特色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抓手,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紧盯阻碍产业发展的‘绊脚石’‘拦路虎’等问题强化监督检查,以有力有效监督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持久动能。”怀远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文快讯
颜主任应黄董事长邀请到宝坤集…
三季度国内玉米价格或重回跌势…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