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6月4日下午,天刚放晴,临泉县杨桥镇269台收割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调配下,奔赴全镇13个村居委会132个自然村开镰收割已成熟的小麦。
麦收现场,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伴随着收割机发出的轰鸣声齐刷刷倒下,一缕缕金灿灿的麦粒吐入粮仓,村民们脸上个个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科学种田促增产
“老王,你这块麦产量不错,瞧,籽粒饱满的很,不到三亩地,用三轮给你拉了两趟小麦回家,亩产应该在1300斤左右,你种田真有一套!”“实施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是俺今年小麦高产的主要原因。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改土培肥,增加土层有机质含量、使土壤内营养充足、结构合理、保水能力强、通气性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是促使小麦颗粒饱满的关键。”
这是6月6日上午,临泉县杨桥镇刘大村民马金峰和老王在麦收现场的一段对话。老王名叫王兰,是杨桥镇第一批科技示范户,通过县镇里的农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了一整套科学种田技术。
热情服务暖人心
“为来我镇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主在生活、作业上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我们每位镇村干部必须做好的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留住他们,才能吸引他们明年还来杨桥帮助我们割麦。”午收期间,杨桥镇主要领导要求镇村干部。“与每位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主交朋友;尽自己所能,在住宿、生活上给他们提供一切帮助和便利;第一时间免费帮助他们更换被损坏的刀具;无偿给没有粉碎机的收割机安装粉碎机;通过增加友谊和互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午收开展以来,无论是白天黑夜,收割机割到那里,镇村干部就跟到那里,服务到那里;更换损坏的刀片、联系加油车田间加油,安排吃住,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刻温暖着每位跨区作业收割机手们的心。
“说实话,我出来割麦恁些年来,到过许多地方,唯独杨桥镇干部给我们提供的服务最好最热情,俺打心眼里佩服。”河南省荣城市高庄镇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主高永祥高兴的说。“不为别的,就冲这里的服务态度,今后我一定每年都来杨桥收麦子。”
服务到位人称赞
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镇村干部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所有收割机主的理解和支持,参与午季收割的269台收割机主动将秸秆粉碎,麦茬控制在规定高度以内,给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全镇设置8个秸秆集中收储点,方便群众就近出售零星地块的秸秆 ,有效避免了在田间、沟河、路边乱堆乱放现象,从源头上杜绝焚烧隐患。
为确保颗粒归仓,该镇建立短信平台,将全镇午收进度、存在问题等信息及时发送给每位参战的镇村干部,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对收割不均衡的村,镇党委政府及时调配收割机予以增援。
由于收割机准备充足,干部服务到位,午收措施得力,到6月8日,全镇全面完成4万多亩小麦收割任务。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