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由于各地高度重视,农业部门服务到位,我省早春田管措施落实情况良好。截至2月16日,全省小麦主产市已追施返青肥1827.2万亩,占应追肥面积的88%,有效促进了小麦生长加快,实现了苗情转化升级。苗情应急监测显示,目前全省小麦一类苗比例达45.3%,与越冬期苗情相比增加4.8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目前淮南、滁州、蚌埠、六安、淮北5市返青肥追施已结束。各地还对旺苗田块实行化控10.7万亩,占应化控面积的25%;小麦纹枯病防治45.5万亩,占应防治面积的9%;开展小麦化学除草935.1万亩,占应除草面积的38%。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省农委制定了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工作方案,组织委属31个处室对口指导服务33个小麦主产县(市、区),安排近50名省级农业专家,分赴联系大户及所在县,现场进行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落实春季田管技术措施。农技部门继续做好苗情、墒情和病虫情监测,指导农民科学田管。
省农委负责人介绍,我省将继续强化春季田管,在施好返青肥基础上,强化追施拔节肥。抓好病虫适期防治,重点是小麦纹枯病和局部地区蚜虫,及早做好中后期小麦赤霉病、吸浆虫和油菜菌核病的防治准备。进一步强化进村入户服务。在关键农时,各级农业系统干部和农技人员将深入基层,划片包干,明确责任,全力以赴推进春管春耕措施进村入户。
农事提醒:抓住三大田管关键环节
一场春雪为正在返青的小麦带来雨水滋养。专家提醒尚未追施返青肥的弱苗田块,应立即趁融雪追肥。江淮之间的稻茬麦则要注意清沟沥水,防止出现内涝。同时针对今年小麦苗情特点,农业专家提出要系统推进追肥、防控病虫草害和灾害防御三大田管关键环节,抓好关键措施落实到田,促进苗情转化,为夏粮丰收打牢基础。
科学施肥是促进苗情转化的物质基础。对二、三类苗早施返青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5公斤-7公斤。对于群体严重不足的弱苗,要适当重施。主攻普施重施拔节肥,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一般在3月中下旬,亩追施尿素8公斤至10公斤。已追施过返青肥的二、三类苗,可推迟到3月下旬至4月上旬,亩追施尿素5公斤至8公斤。在4月底、5月初的小麦孕穗至灌浆期,要开展叶面喷肥。
突出防控病虫草害。在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要以防控纹枯病为重点,兼治麦蜘蛛、苗蚜等病虫害。对杂草严重、没有进行冬前化除的麦田,要及早开展春季化学除草,掌握在小麦拔节前结束。4月份和5月初,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要以防控赤霉病、穗蚜、吸浆虫为重点,兼治白粉病、锈病、叶枯病和灰飞虱等病虫害。5月份要重点防治穗蚜。
防御气象灾害。在3月和4月前期防范“倒春寒”,要把化学调控摆在突出位置防后期倒伏。在拔节后到灌浆前期,要防范干旱和涝渍,加强墒情监测,如遇干旱缺墒,必须灌溉。5月下旬,小麦后期干热风是常发性灾害天气,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产量降低,要把“一喷三防”作为重要措施强力推进。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