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
![]() |
现在时间是: |
农业部:粮食生产九连增 玉米增量贡献最大
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上午称,2012年全年粮食产量11791亿斤,比上年增加36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其中,玉米增量贡献最大,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
毕美家通报称,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战胜多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实现“九连增”,9年累计增产3177亿斤。这9年,是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建国以来增产总量最大的时期。主要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单产贡献大于面积。2004-2012年,我国粮食面积增加1.78亿亩,增长11.9%,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32.3%;粮食亩产增加64.4公斤,增长22.3%,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是67.7%,也就是说这九年的粮食增产三分之一靠扩大面积,三分之二是靠提高单产。
二是玉米增量贡献最大。2004-2012年,玉米面积增加1.63亿亩,增长45.2%,占粮食面积增量的91.6%;产量增加1846亿斤,增长79.7%,占粮食产量增量的58.1%。玉米是主要粮食品种中面积和产量增长最快的品种,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
三是主产区贡献突出。9年里,全国有25个省市区增产,13个粮食主产省区共增产粮食2806亿斤,增量占全国增量的88.3%;总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2003年的71%提高到2012年的75.7%。特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9年增产1215亿斤,占全国增量的38.2%;总产量在全国的比重从2003年的17.7%提高到2012年的23.2%,成为全国粮食增长最快贡献最大的区域。
四是科技含量提高。各地大力推进科技兴粮,加快良种良法推广,强化技术集成整合,加大技术推广服务力度,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含量。2012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4.5%,比10年前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12年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
毕美家同时强调,“九连增”来之不易还有一个大的背景,这些年我们有2亿5千多万的农村青壮劳力离开了农业,进入城镇务工。现在农村劳动力大多数是四十、五十以上的中老年人。另外,由于城镇化占地,这样的前提下实现了“九连增”,确实是非常不容易。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