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规划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合肥农业综合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年9月11日  浏览次数:4197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推进合肥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现结合实际,编制合肥市“十二五”(2011-2015年)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全市“三农”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合肥农业发展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2010年,全市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661.3亿元,财政收入57.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6.58亿元,分别比2005年净增481.7亿元、42.86亿元、581.28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8%、31%、54.2%。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评价中,肥西名位百强第94位;中部百强第10位;肥东县位列中部百强第20位。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27.64亿元,比2005年净增132.05亿元,年均增长18.1%,粮食总产量达193.52万吨、油料25.8万吨、棉花1.85万吨,肉类38.02万吨、水产品12.29万吨、牛奶9.2万吨,其中,粮食产量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七年持续增长,小麦、油菜、水稻优质率分别达到85%、98%和96%。棉花、肉类、牛奶等三项农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5.4、17.6和160.4个百分点。

 (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新突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2005年相比,养殖、水产、蔬菜总量大幅增加,传统粮油比重有所降低,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由2005年49.3:2.3:37.7:9.4:1.3调整为46.9:2.3:38.2:10.8:1.8,其中养殖业和蔬菜园艺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9.1%和28.8%。

(三)高效规模农业取得新进展。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高效规模农业产业“带”、“块”、“园”、“区”建设,大力实施“草莓南进、苗木北上、水生蔬菜扩张、节水旱作农业开发”等调整战略和“畜牧业提升、水产跨越”工程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基地连片、特色成带、块状辐射、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初步显现。全市蔬菜瓜果面积和总产量双破百万,特色规模农业基地面积15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建设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养殖业产值突破百亿元,草莓、苗木花卉面积全国领先,奶牛、家禽总量全省第一,创建省部级“四大高产攻关创建”行动的万亩示范区50个,面积50万亩;涌现出一批“千亩连片、千棚联栋、万亩水生”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74.4万亩;草莓基地面积发展到15万亩。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镇200个。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跃上新台阶。农产品加工业位居全省首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涌现出一批效益百万、经营千亩、服务万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83家发展到305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超过600家,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的农业产业集中园区,肥东县食品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丰县双凤工业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蜀山区种业集中区建设初具规模,2010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76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的15.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迈出新步伐。全市“三品”认证认定总数达344个,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96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8个;长丰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近百万亩,“水、电、路、林、渠”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变型运输机4256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田水利兴修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重点实施了20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瓦埠湖蓄洪区综合治理和淠史杭灌区、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54处,解决了8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安全饮水率达88%。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农村通信、网络光纤、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道路6000公里。

(七)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加大农业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发力度,突出外、大、高的招商重点,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先后引进联合利华、可口可乐、温氏、雨润、新希望、隆平高科、黑牛、现代牧业等20多家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大项目入驻我市。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进批发市场、进上海“三进工程”,大力开展展会促销,积极组织参加北京、上海、合肥三大农交会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我市优质农产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2010年全市农业企业农产品出口额达15217万美元。2010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91个,新增投资60.3亿元,新引进各类农业项目89个,投资67.9元,农业经济蓄力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参与合肥经济圈合作开发,先后投入360万元,与六安、巢湖共建高效规模蔬菜基地3.3万亩。

(八)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基本完成农村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等工作。创新土地流转机制,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05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租赁形式等新的土地流转经营形式不断涌现,建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先后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余家。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4家,带动农户60%以上。 

二、发展经验

(一)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近年来,合肥市始终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加快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布局空间,统一整合资源,统一培育市场,统一优化环境,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协作互动。实施城乡联动建设,树立“一盘棋”思想,大力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使城乡面貌在“大建设”中得到提升。

(二)坚持以农民长效增收为核心。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挖掘农业自身潜力的同时,更注重把增加农民工资性和资产性收入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并举,大中小项目并重,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并行,扩大乡村民营经济总量,拓宽农民增收途径。鼓励农民进镇进城,从事流通业和服务业。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三级培训基地,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实习实训,完善就业服务,增强农民增收本领。

(三)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和方法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市场、经纪人等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村运输、餐饮、文娱等农村服务业,开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风情游、观光游、休闲游等活动,扩大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优质生产要素迅速配置到农业生产中,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坚持以扩大开放为抓手。紧紧抓住国内外特别是沿海、长三角先发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分工协作体系,引入外部资金发展经济。突破过去利用本地人才发展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有效化解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态势。

(六)坚持以科技和政策创新为支撑。先后制定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激励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

三、发展环境

(一)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各级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较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县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县城镇化率超过40%,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9%以上,逐步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促进一产发展的格局。

(三)内部空间和外部压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一是农业功能拓展空间大,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二是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空间大,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产出率前景广阔;三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空间大,需要进一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增强特色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空间大,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科技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十分巨大,主要是国际市场多变和周边竞争压力加大,农业自然风险和病虫害多发频率加大,环境资源保护、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应对挑战、解决矛盾、拓展空间、加快发展,将是合肥今后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二章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合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头雁,既面临着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也处在各类矛盾交织、农村改革发展步入攻坚的严峻挑战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紧迫。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和省里不断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出台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七个一号文件,构建了一系列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支农强农政策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安徽省把合肥作为全省首批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在政策、资金、体制、组织等方面对合肥实验区建设给予支持和倾斜。“十二五”期间,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指引下,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还将出台新的支农惠农政策,扶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将不断向外转移。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我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合肥作为示范区核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要城市和长三角会员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驿站,这也为合肥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发展平台。

(三)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全省的重点工作,并要求合肥要建设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到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突破400万。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降低农民的农业就业比例和农业兼业化水平,为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区域性特大城市蕴涵的巨大的生产生活需求,也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合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合肥始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初步形成了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和活跃的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基本框架,为“十二五”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条件。

二、面临挑战

(一)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相对于发达地区,合肥市总体经济实力依然不够强,尤其是三县的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较少,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

(二)产业结构依然不够合理。农村优势产业不强,农业内部的种、养业比重偏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产值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业本身开放度、开发度不够。调结构、促转型将是“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

(三)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些年,合肥市农业基础条件虽有明显的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农业水利设施老化、破旧、失修,农业信息化等物质技术装备相对滞后,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加之,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强烈,旱涝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

(四)农业人力资本依然匮乏。农业主体仍然是分散经营小农户,规模依然较小,使现代农业技术无法低成本传播,农村人力资本无法得到有效积累,农村劳动力存在年龄老化、技能较差、科技素质较低的问题,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五)农村管理体制依然不健全。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农村社区化管理趋势的加速推进,农村村镇管理和社区管理的体制弊端和缺失问题日益显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推进,亟待建立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现代村镇管理体制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遇与挑战见图1)。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 “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力争到2015年,把合肥农业建设成为与省会城市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二、发展定位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示范性融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保障合肥城市基本供给的前提下,将合肥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全省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一)产业经济功能。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突出畜牧业和园艺业,实行基地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既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总体效益,形成现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生态平衡功能。大力造林绿化,加强湿地建设,保护好城郊湖泊、水库、森林等生态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使合肥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

(三)观光体验功能。充分利用我市近郊的山水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休闲山庄、农庄、渔庄与高科技园区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致,提高生活品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文化科普功能。以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及青少年了解农业知识的要求为目标,赋予现代农业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其承担起相适应的文化科普功能。如开放部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项目和农业庄园,为学生和市民亲近自然、接触农业文化、了解农艺知识等提供基地和平台。

(五)辐射示范功能。充分发挥我市科技、人才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科技与管理创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输出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科技成果,向合肥省会经济圈内的城市展示我市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充分发挥我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路径

(一)城乡统筹,整体推进。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域合肥的要求,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整合城乡要素资源,推进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科学布局,产业融合。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畜禽向健康养殖小区集中”的思路,统筹安排城镇建设、村落分布、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基本农田、养殖小区、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村服务业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三)龙头牵引,“五化”联动。积极发挥农业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牵引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设施化、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积极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向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四)科技支撑,协同创新。完善公益性科技传播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的全新科技传播渠道,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地方形成科技联盟,共同开发、推广、应用最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步创新的理念,做好技术进步与制度优化的总体系统集成创新和综合实验,推进集成协同创新。

(五)开放开发,加快发展。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深入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扩大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合作,提升合肥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六)功能融合,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条件、生态条件和具有地方风情的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农业的生态保育、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功能,促进农业三次产业功能的融合;同时,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的奋斗目标,实现“一个千亿产业、三个翻番”,即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元产值,农业总产值、蔬菜瓜果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保障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着力打造“六个示范区”,即现代高效农业引导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样板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代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现代农业体制创新先行区;确保合肥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主要发展目标见表1

表1:合肥市现代农业主要发展目标

序号

主  要  指  标

预计2010年

2015

1

农业总产值(亿元)

200

400

2

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

500

1000

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7000

14000

4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2

60

5

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

54

64

6

耕地有效灌溉率(%)

75

80

7

高效规模农业基地面积(万亩)

100

200

8

粮食总产(万吨)

195

195

9

菜瓜果总产(万吨)

150

300

10

肉类总产(万吨)

40

60

11

禽蛋总产(万吨)

12.5

15

12

牛奶总产(万吨)

7

25

13

水产品总产(万吨)

12.6

18

14

乡村旅游收入(亿元)

5

15

15

       森林覆盖率(%)

20.4

26.5

 

第四章  空间布局

坚持现代农业建设与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构筑以圈层为产业发展梯度,以区域为产业布局泾渭,以带状板块为都市产业特色的“三圈、二区、一带”现代农业总体布局。

一、“三圈”布局

1.环城农业圈层。主要包括绕城高速以内的庐阳、蜀山、包河和瑶海四个城区。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坚持退出传统种养业,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精品农业等多功能城市农业,达到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服务城市的目的。主攻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市民农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园区农业、体验农业、会展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

2.近郊农业圈层。主要包括环城高速以外至50公里区域范围。以建设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优质高效农业,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设施农业、高档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物流等,建设成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示范区,承接城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转移,辐射带动远郊农业圈层发展。

3.远郊农业圈层。主要包括距离城区50公里以外的合肥经济圈以内的所有地区。以建设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优质高效农业、丘陵特色生态农业为目标,重点发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兼顾生活休闲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与六安、淮南、滁州等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联合合作,优先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

二、“二区”布局

1.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业发展区。围绕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江淮分水岭地区(后简称“岭区”)农业结构调整,实行近郊岭区、中郊岭区和远郊岭区的梯次布局、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构建“近优、中强、远秀”综合开发利用新格局,坚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种业、蔬菜园艺、苗木花卉、畜禽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建设,重点发展节水旱作农业、规模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挖掘独有的资源潜力,加快分水岭地区适应性农业发展。

2.水源涵养地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在沿巢湖流域和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上游及其周边区域,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两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湖(巢湖、瓦埠湖)、两带(东大圩至牛角大圩环巢湖15公里水生蔬菜产业带和庐阳区大杨镇至蜀山区南岗镇环北城15公里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和星罗棋布的六园(果园、菜园、花园、苗园、林园、庄园)为载体,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林、绿色生态长廊、防护林带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适度发展民俗生态旅游农业,因地制宜开发一批生态优美、各具特色的农庄园、垂钓园、科普园、民俗村、主题公园、生态水岸公园等生态休闲观光园区。

三、“一带”布局

滨湖农渔业风情带。在环巢湖流域和丰乐河沿岸圩区,建设彰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板块。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大水资源开发,大力推进圩区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退出传统粮油生产,引水入圩、化害为利、外引内联、连片开发,稳定发展渔业,大力发展水生蔬菜种植和精深加工。依托湖景、湖滩、湖水资源,发展以湖滩日光浴、垂钓为主的观光休闲产业,鼓励发展适合湖岛特点的度假休闲产业,积极推进湖防基本林带和湿地建设。重点抓好滨湖圩区功能开发,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空间布局见图2)。

第五章   主要任务

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稳定的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主导产业促进机制和农业多功能的开发机制,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范经营”的要求,优化发展模式,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抓手,以大农场、家庭农庄、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开发。鼓励和扶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高效规模生产和经营,大力推进产业集中入园,企业集中入区,土地集中入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特色化、高效化、规模化、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水平,实现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加快形成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具有地域特点和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按照种植业普及3000元、扩大5000元、示范1万元和养殖业10万元群体、50万元典型、100万元亮点的思路,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健全良种引繁和推广体系,筛选、繁育优质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推进粮油、蔬菜、生猪、家禽、奶牛  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三瓜”、草莓、水生蔬菜、大葱、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5年,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200万亩。

二、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推进产业集群。深入推进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依托村企对接、招商引资、土地流转、项目投资、新农村建设等综合载体,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积聚集合,促进生产方式由农民分散种养的家庭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农业投入由农民投入为主向种养大户和企业投入为主转变,销售经营由农民自产自销为主向合同种养转变,大力推动龙头企业与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市场联结,加快特色规模基地扩张。通过规模农业的发展,改变兼业化趋势,激发现代农业新型微观经营主体应用科技热情,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到2015年形成产值10亿元规模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5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20个。

三、大力发展园区农业,引领产业发展。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高效农业园区,依托合肥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优势,引导工业资本投资开发农业,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机制创新,一业一园,一业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走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形成合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到2015年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10个省级、20个市级主导产业和100个市级农业精品园区。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发展基础。加快蔬菜、畜禽、苗木花卉等产业设施化进程。着力改善农业装备条件,重点发展连栋大棚、钢架大棚、避雨栽培、无土栽培、工厂化养殖等,全面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传统种植方式变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建设,形成规模生产和区域布局优势,切实提高农业设施化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新增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

五、大力发展板块农业,形成区域特色。坚持“基地连片开发,产业块状覆盖”的发展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百村亿元推进工程建设,依托村企对接,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  载体,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和政策的集聚集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规模基地扩张,形成一大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加快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构建组组有生产、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县县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新增一村一品特色村100个。

六、大力发展加工农业,提升产业水平。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县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加强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完善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一村一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带动力强、产业效益大、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到10亿元企业达到100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超50亿元企业达到5家,超百亿企业达到3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县区5个,加工产值突破50亿的加工集聚区5个,其中突破百亿元的1个以上。

七、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大力构建以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建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农业体系。重点开发园区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现代农业休闲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一批市民家园、民俗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景区,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怡情观光游,山区森林生态游等现代休闲农业格局。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和创意理念,研发具有独特理念的创意农产品。采取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形状,色泽和味觉特征,将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之中,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变农产品为传统工艺品,探索城区、田间、超市经营,实现时令农产品与消费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深度挖掘和拓展农村文化内涵,开发农业节庆、民俗展览、农事体验,形成服务产品。到2015年,乡村旅游农业收入突破15亿元。

八、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建立农产品品牌营销中心,加大各类微观经济主体管理人员的品牌营销培训力度,提升农业各产业整体营销水平。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创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以品牌营销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合肥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到2015年,全市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突破100个。

九、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涵养地,成片造林;积极利用高速公路两边、河渠两岸、乡村道路两侧、村庄四周等边角地,见地栽树、见缝插绿,大力推动植树造林。“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增植树造林面积64.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6.1个百分点。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到2015年,全市化学氮肥、化学农药使用率分别减少7%和10%。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大力推广高效科学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返田,减少秸秆焚烧污染。到201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率分别提高到70%和80%。

十、大力发展外向农业,加快农业开放。按照遵循国际规则、实施国际标准、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促进农产品出口,建立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加大优质农产品宣传力度,主动农业产业转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大公司、大项目进驻我市,开发农业。到2015年,出口农产品创汇突破4亿元。

 

第六章 产业发展

重点围绕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生物质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形成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特色种植业

1.发展思路。按照稳定粮油生产,扩大瓜果蔬菜种植,做强苗木花卉的基本思路,遵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产业联动,推动合肥市种植业向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设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发展目标。至201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95万吨左右,单产提高到487公斤/亩,总产量保持稳定,单产较2010年增长6.8%;油料总产量达到25万吨,单产提高到205公斤/亩, 较2010年增长48.6%;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亩,总产量达到220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44.7%、39.2%和102%;瓜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42.9%、32.9%和90.5%;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亩,蚕桑面积发展到8万亩。苗木花卉实现总产值25亿元;具体目标如表2所示。

 

表2:2015年合肥市特色种植业发展目标

粮  油

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总产量(万吨)

粮食合计

400

487

195

1.水稻

240

560

140

2.小麦

120

400

48

3.玉米

20

500

10

油料合计

122

205

25

1.油菜

100

180

18

2.花生

20

280

5.6

蔬菜瓜果

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产量(万吨)

蔬菜合计

110

2000

220

1.水生蔬菜

15

2000

30

2.露地蔬菜

70

1640

115

3.设施蔬菜

25

2500

62.5

瓜果合计

40

2000

80

1.草莓

20

2000

40

2.西甜瓜

20

1800

36

苗木花卉

面积(万亩)

总产值(亿元)

40

25

 

3、产业布局

(1)粮油生产:七个城区全面退出传统粮油种植,三县建立一批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高产攻关创建示范区(粮油具体布局见图3-5)。

(2)蔬菜瓜果坚持设施与露地并举,水生与旱生并进,质量与数量并重,加快果蔬产业百园、百村、百万亩工程建设。

建立144万亩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环巢湖流域肥东县撮镇、长临、肥西县三河、严店、丰乐、花岗、山南、包河区烟墩、义城、大圩等10个乡镇;沿城区和国道、省道两侧建立2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含食用菌基地),重点打造肥东店白路民族乡、元疃镇、白龙镇、合蚌路响导乡、八斗镇,肥西县合铜路三河镇、杨桃路柿树乡、山南镇、合六路小庙镇、四个城区大圩镇、烟墩镇、三十岗乡、大杨镇、南岗镇等设施蔬菜集中区;以长丰县水湖、杜集、罗塘、左店为核心,向南扩张,建立20万亩设施草莓生产基地;在吴山、岗集、杨庙、陶楼、高刘等环新桥机场区域重点打造20万亩南冬瓜、马铃薯、大葱生产集中区(具体布局见图6)。

(3)苗木花卉:在肥西中北部、近城区、高速公路与铁路两侧、董大水库周边,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40万亩。重点发展高档精品苗木花卉,提升苗木花卉整体水平(具体布局见图7)。

(4)蚕桑:在肥西西南部,以肥西茧丝绸公司、丰乐、聚星缫丝厂为龙头,以金牛、益群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依托铭传、山南、官亭等乡镇,面积发展到8万亩。

4.重点任务。粮油:建立20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展超级稻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重点建设100万亩部级、省级、市级优质粮油高产攻关示范区。全市20亩、50亩、100亩以上规模产粮大户分别发展到20000户、3000户、1000户,规模种植比提高到50%以上。蔬菜瓜果:建设15万亩的水生蔬菜生产基地、70万亩的露地蔬菜、25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及20万亩草莓、23万亩西甜瓜瓜果生产基地。全市千亩以上露地蔬菜、水生蔬菜、300亩以设施菜瓜果等特色规模农业小区由341个扩大到800个,全市“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500个,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产值上亿元的特色专业村。苗木花卉:培植年产值达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5家;500万元大型企业20家;1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50家;建成100个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苗木花卉园区。

5.依托载体。土地整理和百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小麦高产攻关、水稻提升、玉米振兴和油菜高产四大创建提升行动,“双千双增”工程,“百村亿元”推进工程,“百园示范”建设工程, 10万亩棚膜设施农业工程;从事种植业的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健康养殖业

1、发展思路。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走高起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构建起最具优势的生猪、家禽、奶牛及特色水产养殖业,全面实现养殖业的“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原则,认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把合肥建成在全省及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优质畜禽水产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存栏种猪35万头,生猪年出栏量达到4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家禽年出栏量达到20000万只,禽蛋产量15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奶牛存栏量达到7万头,年产奶量达到25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到100%(50头以上);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6.5万亩,产量达到18万吨。详见表3、4、5。

表3:合肥市畜禽业发展目标

优势产业

2015年

出栏

规模养殖比重

生猪(万头)

400

95%

家禽(万只)

20000

90%

 

表4:合肥市奶牛业发展目标

年  份

存栏(万头)

产奶量(万吨)

总产值(亿元)

规模养殖比重

2015年

7

25

41

100%

 

表5:合肥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目标

指 标

2015

面积(万亩)

46.5

产量(万吨)

18

 

3.产业布局

(1)生猪产业布局。重点布局在长丰县杨庙、水湖、下塘、吴山、杜集、朱巷、左店、罗塘,肥东县包公、梁园、白龙、八斗、店埠、牌坊,肥西县山南、柿树岗、官亭、高店、花岗等乡镇。(具体布局见图8)。

(2)家禽产业布局。重点建立合水公路、合蚌公路、合安公路、合六公路沿线养殖带。重点打造以长丰县水湖、庄墓、左店、下塘、双墩等为核心的蛋鸡产业区;以长丰县朱巷、双墩、造甲、陶楼、下塘,肥东县长临河、张集、众兴,肥西县小庙、官亭、花岗、柿树、山南、高店等为核心的肉鸡产业区;以肥西县三河、严店、丰乐等为核心的沿湖水禽产业区。(具体布局见图9)。

(3)奶业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长丰、肥东奶业核心区,积极推进肥西县作为奶业扩展区,辐射带动合肥经济圈其他地区发展奶业。规划3个奶业发展重点区域,即:肥东县八斗、牌坊、梁园、白龙;长丰县造甲、下塘、陶楼、杜集;肥西县小庙、高刘等乡镇。(具体布局见图10)。

(4)特色水产业布局。推进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龙虾、黄鳝、泥鳅、河蟹、鳜鱼等产业带建设,重点布局在长丰县吴山、下塘、罗塘、水湖、肥东县梁园、长临、张集、肥西县三河、山南、高刘及包河区大圩等乡镇。(具体布局见图11)。

4.重点任务。奶牛: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存栏15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规模养殖比重100%(50头以上),机械化挤奶率100%,建设2万头优质高产奶牛繁育核心群。生猪:按照“畜禽向健康养殖小区集中”的思路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分户经营;科学养殖,配套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商品肉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三县新建或改扩建年出栏5000头以上商品猪场(小区)100-150家,万头以上商品猪场(小区)30-50家,进一步提升良种猪繁育生产能力,做大生猪良种业。禽业:建设标准化肉鸡父母代养殖场3~5家,建设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商品肉鸡场30个,年出栏50万只以上的商品肉鸡场达到60个,大型标准化商品肉鸡场年出栏肉鸡超过6000万只,进一步健全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家禽良种供应能力。水产:重点抓好水产大县建设,集中改造精养池塘,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切实提高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壮大苗种产业,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设施配套、技术先进、产业化程度高的苗种企业,全面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

5.依托载体。畜牧升级工程、长临渔场、长风公司、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鑫顺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合肥万润公司、安徽和威集团、合肥温氏公司、肥西老母鸡集团、伊利、现代牧业、白帝等龙头企业。

三、农产品加工业

1、发展思路。以生态循环理念为指导,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与产业转移平台;以产业集中、集聚为主线,提升产业耦合度与竞争力;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市场,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与整个产业。抓住产业基地建设、生产技术创新、质量安全、物流体系、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2、发展目标。打造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和4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初加工率达70%。

3.产业布局

肥东县:在肥东新城开发区建立一个可以辐射牌坊、梁园、八斗、石塘、桥头集、撮镇等乡镇的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

长丰县:在双墩-双凤、水湖工业聚集区基础上各建立一个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双墩-双凤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陶楼、下塘、岗集、吴山、三十头,以及肥东的元疃、白龙、杨店、众兴等乡镇;水湖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水湖、罗塘、庄墓、义井、朱巷、造甲、左店、杜集,以及外市的曹庵、史院、孔店、炉桥等乡镇。

肥西县:在北部的小庙与南部的花岗各建立一个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小庙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官亭、高刘、高店等乡镇。花岗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三河、丰乐、山南、花岗等乡镇。

市区:重点在包河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布局食品加工、种子加工、奶制品生产等企业(具体布局见图12)。

4.重点任务。平台与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品质检测体系和物流体系;创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心;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粮油加工:重点发展以稻谷、小麦为主的粮食精深加工和菜籽、米糠、大豆、芝麻为主的油料加工,大力开发豆制品、杂粮加工,突出非转基因的菜籽油。畜禽加工:重点发展肉制品加工,大力发展皮革、肠衣、羽绒等畜禽副产品加工,开发特色畜禽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重点发展坚果炒货和面制等食品产业,大力开发休闲食品、调味品产业。乳制品加工:重点发展专用乳粉、UHT奶、冰淇淋等制品,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果蔬加工:大力发展普通蔬菜加工,开发脱水蔬菜、水果罐头加工以及蔬菜、食用菌、水果等深加工等。饲料加工:重点发展高效、低残留、无污染、无激素的新型饲料,发展水产、生猪、奶牛、家禽等专用饲料。饮料加工:以太古可口可乐、统一、华润雪花等一批饮料、啤酒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饮料加工业。种子加工:重点发展种子研发技术,以及清选、分级、干燥、消毒、脱毛或包衣等处理技术,强化合肥在全国种子产业中的领头地位。烟草加工:以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为依托,推进“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着力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其他加工:大力发展水产、林产、中药材、纺织、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产品加工业。

5.依托载体。“双百双千”工程、“百村亿元”推进工程、百万农民转移工程;华泰、丰乐、和诚、温氏、立华、伊利、蒙牛、白帝、金润米业、燕之坊、丰大、黑牛等龙头企业。

四、农业服务业

(一)农产品物流业

1.发展思路。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物流品牌和现代农业物流企业群,加快建设农业物流配送中心、综合交通运输、农产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构建“一网、两平台、三级支撑设施”的市域现代农业物流体系。

2.发展目标。推进农产品物流结点的建设,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物流网络体系;完成农产品流通及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农产品冷链、储藏、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农业物联网,完善现代农业物流业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促成合肥物流业与国际接轨。

3.产业布局。构筑“4312”总体布局框架,即:4个一级物流节点,3个二级物流节点和12个二级物流节点。具体布局见表5和图13。

表5:合肥市农产品物流重要节点布局

物流节点

属性

年交易量

一级

(4家)

瑶海大兴农产品物流园区

综合

300万吨

肥东新城农产品物流园区

食品加工

1200万吨

肥西花岗农产品物流园区

综合(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粮油、禽蛋干调等)

50万吨

长丰双墩农产品物流园区

粮食加工

50万吨

二级

(3家)

合肥周谷堆农产品配送中心

综合(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粮油、禽蛋干调等)

250万吨

合肥徽商城农产品配送中心

综合(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

1000万吨

肥西县上派镇中部花木城花卉苗木配送中心

专业(花卉、苗木及相关产品)

3.5亿株(盆)

三级

(12家)

肥西县花岗镇皖中花生配送中心

专业(花生)

7万吨

肥西县丰乐镇羽绒配送中心

专业(羽毛)

500吨

肥西县高刘镇白鹅配送中心

专业(皖西白鹅)

2.5万只

长丰县水湖镇阮巷草莓配送中心

专业(草莓)

15万吨

长丰县水湖镇兴隆瓜果配送中心

专业(西甜瓜、西瓜、西红柿)

12万吨

长丰县下塘蔬菜配送中心

专业(蔬菜)

2万吨

长丰县朱巷仔猪配送中心

专业(仔猪)

10万头

长丰县朱巷庞古堆家禽配送中心

专业(雪山草鸡)

1000万只

长丰县左店草莓配送中心

专业(草莓)

3万吨

长丰县罗塘草莓配送中心

专业(草莓)

3万吨

长丰县杨庙棉花配送中心

专业(棉花)

3000吨

 

4.重点任务。构建合肥“一网、两平台、三级节点”的“123”型农业物流结构,即构建一个服务于全市乃至长三角的农业物联网,依托交通运输和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建设三级农产品物流节点,包括作为一级节点的四大农产品物流园区,作为二级节点的三大农产品配送中心,和作为三级节点的若干中小型农产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

5.依托载体。合肥市农产品物流重要载体包括瑶海大兴农产品物流园区、肥东新城农产品物流园区、肥西花岗、农产品物流园区、长丰双墩农产品物流园区、合肥周谷堆农产品配送中心、合肥徽商城农产品配送中心、肥西县上派镇中部花木城花卉苗木配送中心等

(二)休闲观光农业

1.发展思路。围绕“森林合肥”建设,坚持以农为本、以家为主、以乐为基,大力挖掘农村自然、人文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市民农园、民俗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区,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风情观光游,湖岛渔家风情游的现代休闲农业空间格局,构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观光农业体系。

2.发展目标。到2015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到280处,星级农家乐发展到250家,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达15亿元,对农村经济贡献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农游兼顾,以农为主,以游为辅,以农生游,以游促农”现代休闲农业体系。

3.产业布局。在城区农业圈层,建立以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为主的环城休闲农业。重点建设蜀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合肥林业生态公园、丰乐生态园、少荃湖湿地公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小张圩生态农业园、烟墩牛角大圩休闲农业园。在近郊农业圈层,建立以生态农业示范+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农业。重点建设丙子渔场度假区、紫蓬山森林公园、卧龙山生态旅游区、丰宝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汇景生态农业观光园、管湾水库度假区、泉山林场、长临渔场生态园。在远郊农业圈层,建立以文化传承、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农业,依托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村名镇、巢湖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纯朴的乡俗民情,发展集观光、休闲、传统文化体验与传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三河古镇、肥西圩堡群、吴王遗址、长丰草莓采摘园、包公文化园、六家畈古镇、白马山生态园、岱山湖等景点,带动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农家乐旅游景点(具体布局见附图14)。

4.重点任务。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重点开发园区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现代农业休闲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延伸农业教育、文化传承功能。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高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加大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建一批旅游农业品牌。

5.依托载体。“百园示范”建设工程,“百社示范千社建设”工程,“百村亿元”推进工程,10万亩棚膜设施农业工程;肥西老母鸡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五、生物质产业

1.发展思路。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以政府激励、政策引导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农业、林木废弃物、有机垃圾、污水等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进程,重点开发和示范农村沼气、秸秆固化、气化和太阳能利用,大力推广反季节太阳能大棚种植技术,扶持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光伏路灯进村,扩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试点范围,发展太阳能光热、光电产业,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达7万户,养殖场沼气工程达到700处,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处,沼气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建秸秆气化站10处,秸秆固(炭)站25处,建秸秆发电厂1座,扶持、状大一批秸秆食用菌生产企业,秸秆还田率达到6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产业布局

重点在三县畜禽养殖区域,以农户与规模养殖场为单位,稳步推进户用沼气与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在粮油主产区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开展秸秆粉碎还田、速腐还田、免耕还田;鼓励秸秆利用企业在乡镇、村居建立秸秆固(炭)化站,就地加工秸秆,在人口集中的新农村兴建秸秆气化站,开展秸秆气化利用;扶持秸秆收购经纪人,以乡镇、村居为基本单元,建立秸秆收购网络,开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工业化利用。积极对上争取,优先支持秸秆发电、秸秆生物油项目在合肥落地。

4.重点任务。按照成片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建设,大力推广“猪(牛)—沼—渔(菜、粮、林)”生态种养模式,配套建设服务网点。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业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新农村示范村、整治村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广泛开展秸秆农业化、能源化、工业化多途径利用;建设一批沼气入户、沼气发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5.依托载体。农业生物质利用工程;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省生物质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生物质改善与转化应用重点实验室、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第七章  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一、粮食 “双千双增”工程。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水稻提升、玉米振兴高产创建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十百千万”粮食生产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粮食亩产过千公斤、亩均效益过千元的目标,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二、畜牧升级计划。一是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加快全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实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和项目,实施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建立优良种畜登记和推荐制度。二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认定和创建活动,启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三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四是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引进和扶持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形成一批肉类、乳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养殖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启动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培训。

三、蔬菜扩张工程。通过发展大户、带动小户,共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土地流转、园区建设为基础,培育蔬菜种植大户;以大户为核心,辅以合作社建设、公益性科技传播体系支撑,带动众多小户。在“十二五”期间,将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10万亩以上。继续强化蔬菜大棚补贴政策,提升蔬菜设施化水平,加大投入力度,使蔬菜单产超过2000公斤/亩。推动蔬菜种子研发,积极引进优质品种,从产业链源头提升蔬菜质量;强化蔬菜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蔬菜的安全、优质。

四、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突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等发展方向,广泛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等系列现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积极抓住江淮分水岭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机遇,加快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园艺,积极发展园艺产品采后产品化处理,推进高效蔬菜、苗木花卉、应时鲜果等园艺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设施畜牧业,围绕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提升畜牧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在巩固提高池塘养渔、龙虾等主导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清洁养殖等设施渔业。加强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小区建设,推进高效渔业规模化、高产技术普及化和健康养殖生态化,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到2015年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40万亩。

五、农业产业化“双百双千”工程。围绕粮油、畜禽、乳业、食品、蔬果、种业等十大加工产业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打造千亿产业,致富百万农民”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连接机制,促进合作经营,努力形成大产业、大园区、大龙头、大基地强力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突破100个,农业企业发展到1000家,农产品加工业年加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

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按照突出规划引导、完善公共服务、吸引多元投入和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以设施农业为重点,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到2015年,全市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20个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00个涵盖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等领域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园区面积突破100万亩,实现区内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功能有机融合,带动能力较强,示范效应明显,农民普遍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科学种苗生产基地,产业带动载体,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七、一村一品“百村亿元”推进工程。坚持“基地连片开发、产业块状覆盖”的发展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组织实施“百村亿元推进”工程建设,重点推进100个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村建设,推动县域的村级特色块状经济集聚发展。依托村企对接、招商引资、土地流转、项目投资、新农村建设等综合载体,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积聚集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规模基地扩张,每年新增“一村一品”特色村50个,“十二五”期间形成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八、农业生物质利用工程。大力发展沼气,重点推进户用沼气、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建设2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500处养殖场沼气 工程、2.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推进农村沼气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农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电、节煤、节油等节约型技术和生态立体种养技术,组织实清洁生产工程、农业产业循环工程,建立一批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加快秸秆收集、储运、加工、利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秸秆“热解变气、过腹变奶、植菌变菜、还田变肥、加工变材、压块变煤”的综合开发利用,拓宽秸秆资源化、能源化、工业化利用。

九、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百强、覆盖千村”工程。坚持 “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新一批”的思路,以“建社惠民,助农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百强社为引领,不断提升专业合作、扩大服务合作、创新股份合作,大力培育土地流转入股、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互助、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以及信用合作等新型合作组织,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推动合作社由单一生产型合作向综合经营型合作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者信息能满足、土地能流转、技术能提供、作业能服务、产品能销售、资金能信贷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合作社提升提质,创建能覆盖全省、产值过亿专业合作社联社。鼓励支持合作社兴办加工等企业实体,构建百社、百企、百村互动发展的合作社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到2015年,建设年经营收入超1000万元的合作组织100家;合作组织发展覆盖全市行政村;90%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经营。

十、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辟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在实现由零散转移到批量转移、由低素质转移到高技能转移的转变上求突破。强化农村富裕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和定点培训,着力增强农民创业能力。加快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做大一批农民创办的企业,吸纳一批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拓展转移就业渠道。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成长型中小企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到201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突破100万人。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加强领导,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从组织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规划体系,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财政、科技、国土、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负责对规划的分解、执行、检查、考核、协调和调整。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根据本规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专业发展规划,形成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体系,引导全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 

二、完善支持政策。认真落实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聚合效应,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配置和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开辟社会资源投向都市型农业的新途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以政府财政支农政策为导向,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投入机制。同时,制定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

三、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专业大户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营形式升级,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为纽带实行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一体化,推动“农超、农社、农企、农村”的对接,着力打造龙头企业集群。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水平。遵循集中、规模、增效的要求,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发展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投融资体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贴近农民和农村需求的小额信贷。

四、健全流通体系。加强周谷堆等一批区域性粮油、蔬菜、畜禽、综合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逐步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性特色市场和区域性交易市场为骨干,分布合理的产地市场和销售网点为基础的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大力提高农产品外向度。

五、夯实基础设施。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体系,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沟贯通、路相连、土肥沃”的标准,以农村土地整理建设工程为抓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整体整片综合整治,建成较大规模连片高标准农田。力争到“十二五”末,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60%以上。大力兴建小型水利工程,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提级延伸连网工程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

六、加强质量监管。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打造一批有“三品”认证的生产基地。整合品牌资源,创建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知名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实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强市县两级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县检测中心为骨干,生产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产地检测网络和以市检测中心为主体与市场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严禁经营、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监管网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七、完善服务体系。围绕合肥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以主导产业科技需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组织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合肥科技城的优势,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研院所、丰乐种业、隆平高科等龙头企业为载体,形成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完善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推广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村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以农业高等院校为核心,以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农业高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社会培训力量,分批对农场主、合作社人员进行轮训,形成农业实用人才培训体系;以市场为基础,调动社会力量,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形成农业生产统耕统收、统测统配、统防统治的农村基层综合服务体系。

八、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引导作用,抓住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和先发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坚持扩大开放。按照承接项目—扩展总量—催生产业的思路和“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招商重点领域上要有新思路、引进战略投资上要有新突破、培育招商载体上要有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拓展”的要求,继续突出外、大、高的招商重点,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引进一批,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发展产业集群扩充一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我市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坚持有利于项目间的衔接、互补、集成和效益最大化,加强对项目的综合研究分析,加大项目集合和向集中优势发展区域集聚力度,促进“产业链整合”发展。加大各类农业“争上”项目争取力度,深入推进与省农委合作共建现代农业,推进合作共建的项目化,扩大和完善全市农业项目库建设,健全“预研一批,编制一批,申报一批,引进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继续实施重点服务扶持和保障,强化项目管理,内外并举,城乡联动,县区并进,三产互融,以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催生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不断完善“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导向,三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发展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第九章  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全市初步确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业生物质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它等六大类农业项目192个,总投资552.83亿元,投资超5000万元的项目128个,其中: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94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14个。详见《合肥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汇总表》(略)。

 

 

 

 

(2011 — 2015年)

 

 

 

 

 

 

 

 

 

 

 

目   录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1

一、发展成就. 1

二、发展经验. 5

三、发展环境. 7

第二章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8

一、发展机遇. 9

二、面临挑战. 10

第三章   总体思路. 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发展定位. 12

三、发展路径. 14

四、发展目标. 15

第四章  空间布局. 16

一、“三圈”布局. 17

二、“二区”布局. 18

三、“一带”布局. 19

第五章   主要任务. 19

第六章 产业发展. 25

一、特色种植业. 25

二、健康养殖业. 29

三、农产品加工业. 32

四、农业服务业. 34

五、生物质产业. 38

第七章  重点工程. 39

第八章  保障措施. 44

第九章  重点项目. 48

 


 

 


 

合肥市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为推进合肥现代农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跨越,现结合实际,编制合肥市“十二五”(2011-2015年)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全市“三农”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合肥农业发展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民得实惠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显著的时期。2010年,全市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661.3亿元,财政收入57.9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6.58亿元,分别比2005年净增481.7亿元、42.86亿元、581.28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8%、31%、54.2%。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评价中,肥西名位百强第94位;中部百强第10位;肥东县位列中部百强第20位。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新提升。201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27.64亿元,比2005年净增132.05亿元,年均增长18.1%,粮食总产量达193.52万吨、油料25.8万吨、棉花1.85万吨,肉类38.02万吨、水产品12.29万吨、牛奶9.2万吨,其中,粮食产量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的七年持续增长,小麦、油菜、水稻优质率分别达到85%、98%和96%。棉花、肉类、牛奶等三项农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分别比2005年增加了45.4、17.6和160.4个百分点。

 (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新突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2005年相比,养殖、水产、蔬菜总量大幅增加,传统粮油比重有所降低,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由2005年49.3:2.3:37.7:9.4:1.3调整为46.9:2.3:38.2:10.8:1.8,其中养殖业和蔬菜园艺业产值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9.1%和28.8%。

(三)高效规模农业取得新进展。围绕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高效规模农业产业“带”、“块”、“园”、“区”建设,大力实施“草莓南进、苗木北上、水生蔬菜扩张、节水旱作农业开发”等调整战略和“畜牧业提升、水产跨越”工程建设,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基地连片、特色成带、块状辐射、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初步显现。全市蔬菜瓜果面积和总产量双破百万,特色规模农业基地面积150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建设规模养殖场5000多个,养殖业产值突破百亿元,草莓、苗木花卉面积全国领先,奶牛、家禽总量全省第一,创建省部级“四大高产攻关创建”行动的万亩示范区50个,面积50万亩;涌现出一批“千亩连片、千棚联栋、万亩水生”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74.4万亩;草莓基地面积发展到15万亩。市级以上“一村一品”和特色村镇200个。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跃上新台阶。农产品加工业位居全省首位,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涌现出一批效益百万、经营千亩、服务万户的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2005年的83家发展到305家,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超过600家,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实力、有品位、有魅力”的农业产业集中园区,肥东县食品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长丰县双凤工业区农产品加工园和蜀山区种业集中区建设初具规模,2010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576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产值的15.6%。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迈出新步伐。全市“三品”认证认定总数达344个,位居全省前列,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96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8个;长丰草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加强,蔬菜农残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近百万亩,“水、电、路、林、渠”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强,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变型运输机4256台,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农田水利兴修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完成水利投资25亿元,重点实施了202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瓦埠湖蓄洪区综合治理和淠史杭灌区、驷马山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建成饮水安全工程154处,解决了8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安全饮水率达88%。实现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柏油路,农村通信、网络光纤、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农村道路6000公里。

(七)农业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加大农业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发力度,突出外、大、高的招商重点,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物流中心、休闲观光农业及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招商引资引企力度,先后引进联合利华、可口可乐、温氏、雨润、新希望、隆平高科、黑牛、现代牧业等20多家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大项目入驻我市。组织实施农产品进超市、进批发市场、进上海“三进工程”,大力开展展会促销,积极组织参加北京、上海、合肥三大农交会平台,大力宣传推介我市优质农产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2010年全市农业企业农产品出口额达15217万美元。2010年全市新建续建农业项目291个,新增投资60.3亿元,新引进各类农业项目89个,投资67.9元,农业经济蓄力提升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积极参与合肥经济圈合作开发,先后投入360万元,与六安、巢湖共建高效规模蔬菜基地3.3万亩。

(八)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城乡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基本完成农村集体林地确权发证、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等工作。创新土地流转机制,5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面积105万亩,土地股份合作、租赁形式等新的土地流转经营形式不断涌现,建立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创新农村金融改革,先后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余家。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1204家,带动农户60%以上。 

二、发展经验

(一)坚持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方向。近年来,合肥市始终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在加快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反哺农业、支持农村、回报农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一制定规划,统一布局空间,统一整合资源,统一培育市场,统一优化环境,实现城乡经济发展优势互补、协作互动。实施城乡联动建设,树立“一盘棋”思想,大力实施“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使城乡面貌在“大建设”中得到提升。

(二)坚持以农民长效增收为核心。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挖掘农业自身潜力的同时,更注重把增加农民工资性和资产性收入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并举,大中小项目并重,资金、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企业并行,扩大乡村民营经济总量,拓宽农民增收途径。鼓励农民进镇进城,从事流通业和服务业。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建立三级培训基地,改进培训方式,注重实习实训,完善就业服务,增强农民增收本领。

(三)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坚持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重点,大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和方法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农村专业协会、专业市场、经纪人等民间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农村运输、餐饮、文娱等农村服务业,开展以“农家乐”为主题的风情游、观光游、休闲游等活动,扩大农村服务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四)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优质生产要素迅速配置到农业生产中,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五)坚持以扩大开放为抓手。紧紧抓住国内外特别是沿海、长三角先发地区产业、资本向内地转移的历史机遇,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分工协作体系,引入外部资金发展经济。突破过去利用本地人才发展的局限,积极引进外部人才,有效化解长期困扰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资金、资源、技术、人才等“瓶颈”制约,形成了全面开放的态势。

(六)坚持以科技和政策创新为支撑。先后制定出台了《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激励各类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

三、发展环境

(一)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现代农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支撑,各级都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全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具备了较强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为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二)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三县城镇化进程加快,三县城镇化率超过40%,全市160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54%以上在非农产业就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59%以上,逐步形成了以二、三产业促进一产发展的格局。

(三)内部空间和外部压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一是农业功能拓展空间大,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发挥;二是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的空间大,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强化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产出率前景广阔;三是农业产业链条延伸空间大,需要进一步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增强特色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四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空间大,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科技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五是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十分巨大,主要是国际市场多变和周边竞争压力加大,农业自然风险和病虫害多发频率加大,环境资源保护、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应对挑战、解决矛盾、拓展空间、加快发展,将是合肥今后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农业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二章 “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合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领头雁,既面临着厚积薄发、加速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也处在各类矛盾交织、农村改革发展步入攻坚的严峻挑战期,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紧迫。

一、发展机遇

(一)国家和省里不断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各级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出台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措施,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下发了七个一号文件,构建了一系列更加直接、更加明确、更加有力的支农强农政策体系,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09年,安徽省把合肥作为全省首批城乡一体化综合改革实验区,在政策、资金、体制、组织等方面对合肥实验区建设给予支持和倾斜。“十二五”期间,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指引下,中央政府和省政府还将出台新的支农惠农政策,扶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难得的政策机遇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资本、人才、技术将不断向外转移。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是我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合肥作为示范区核心城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要城市和长三角会员城市,以其优越的区位、优惠的政策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驿站,这也为合肥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全新发展平台。

(三)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010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城市化战略作为全省的重点工作,并要求合肥要建设成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到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突破400万。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降低农民的农业就业比例和农业兼业化水平,为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区域性特大城市蕴涵的巨大的生产生活需求,也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合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合肥始终坚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初步形成了高效的种植业、发达的养殖业、一流的园艺业、先进的加工业和活跃的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基本框架,为“十二五”的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条件。

二、面临挑战

(一)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相对于发达地区,合肥市总体经济实力依然不够强,尤其是三县的经济总量偏小,农业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较少,传统农业仍然占主导地位,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相对较低的阶段。

(二)产业结构依然不够合理。农村优势产业不强,农业内部的种、养业比重偏大。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产值比重偏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加强,农业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业本身开放度、开发度不够。调结构、促转型将是“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

(三)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些年,合肥市农业基础条件虽有明显的改善,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一些农业水利设施老化、破旧、失修,农业信息化等物质技术装备相对滞后,农业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不强。加之,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气候对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较为强烈,旱涝等自然灾害常有发生。

(四)农业人力资本依然匮乏。农业主体仍然是分散经营小农户,规模依然较小,使现代农业技术无法低成本传播,农村人力资本无法得到有效积累,农村劳动力存在年龄老化、技能较差、科技素质较低的问题,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五)农村管理体制依然不健全。随着农业集约化经营、农村社区化管理趋势的加速推进,农村村镇管理和社区管理的体制弊端和缺失问题日益显现,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历史欠账较多、农业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制约着现代农业的深度推进,亟待建立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的现代村镇管理体制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机遇与挑战见图1)。

 

第三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 “转型调结构,增收惠民生,监管保安全,强基增后劲,改革促统筹,管理重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为保障,大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与社会功能。力争到2015年,把合肥农业建设成为与省会城市相协调、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二、发展定位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建设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和示范性融为一体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在保障合肥城市基本供给的前提下,将合肥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中心和全省现代农业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一)产业经济功能。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一、二、三产业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突出畜牧业和园艺业,实行基地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开发,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既满足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对农业的生产、生态、旅游等功能进行综合开发,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总体效益,形成现代农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二)生态平衡功能。大力造林绿化,加强湿地建设,保护好城郊湖泊、水库、森林等生态资源,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生态平衡,使合肥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

(三)观光体验功能。充分利用我市近郊的山水资源丰富,自然与人文景观众多,休闲山庄、农庄、渔庄与高科技园区发展迅速的有利条件,结合农业生产、农村文化和农家生活,大力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体验回归大自然的情致,提高生活品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文化科普功能。以满足城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及青少年了解农业知识的要求为目标,赋予现代农业一定的文化内涵,使其承担起相适应的文化科普功能。如开放部分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设施农业项目和农业庄园,为学生和市民亲近自然、接触农业文化、了解农艺知识等提供基地和平台。

(五)辐射示范功能。充分发挥我市科技、人才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科技与管理创新,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输出先进的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科技成果,向合肥省会经济圈内的城市展示我市农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充分发挥我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发展路径

(一)城乡统筹,整体推进。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域合肥的要求,以服务城市、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优化生态、拓展功能为目标,着力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一体化建设,整合城乡要素资源,推进优化配置,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农业建设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科学布局,产业融合。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中心村镇集中,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畜禽向健康养殖小区集中”的思路,统筹安排城镇建设、村落分布、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基本农田、养殖小区、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村服务业等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三次产业联动发展。

(三)龙头牵引,“五化”联动。积极发挥农业园区、基地和龙头企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牵引作用,实现农业发展的设施化、规模化、集群化、产业化、品牌化。积极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要素向特色主导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着力提升主导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四)科技支撑,协同创新。完善公益性科技传播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建立的全新科技传播渠道,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与地方形成科技联盟,共同开发、推广、应用最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步创新的理念,做好技术进步与制度优化的总体系统集成创新和综合实验,推进集成协同创新。

(五)开放开发,加快发展。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先进技术与人才,深入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扩大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现代农业合作,提升合肥农业对外开放水平。

(六)功能融合,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条件、生态条件和具有地方风情的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农业的生态保育、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功能,促进农业三次产业功能的融合;同时,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节约资源、改善环境,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发展目标

到2015年,围绕建设都市型农业的奋斗目标,实现“一个千亿产业、三个翻番”,即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千亿元产值,农业总产值、蔬菜瓜果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保障农产品供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着力打造“六个示范区”,即现代高效农业引导区、现代农业园区示范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样板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现代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现代农业体制创新先行区;确保合肥农业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主要发展目标见表1

表1:合肥市现代农业主要发展目标

序号

主  要  指  标

预计2010年

2015

1

农业总产值(亿元)

200

400

2

农产品加工产值(亿元)

500

1000

3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7000

14000

4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2

60

5

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

54

64

6

耕地有效灌溉率(%)

75

80

7

高效规模农业基地面积(万亩)

100

200

8

粮食总产(万吨)

195

195

9

菜瓜果总产(万吨)

150

300

10

肉类总产(万吨)

40

60

11

禽蛋总产(万吨)

12.5

15

12

牛奶总产(万吨)

7

25

13

水产品总产(万吨)

12.6

18

14

乡村旅游收入(亿元)

5

15

15

       森林覆盖率(%)

20.4

26.5

 

第四章  空间布局

坚持现代农业建设与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推进,构筑以圈层为产业发展梯度,以区域为产业布局泾渭,以带状板块为都市产业特色的“三圈、二区、一带”现代农业总体布局。

一、“三圈”布局

1.环城农业圈层。主要包括绕城高速以内的庐阳、蜀山、包河和瑶海四个城区。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目标,坚持退出传统种养业,重点发展园区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精品农业等多功能城市农业,达到改善生态、优化环境、服务城市的目的。主攻景观农业、农业主题公园、市民农园、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园区农业、体验农业、会展农业等现代都市农业,建设一批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区等现代农业示范区。

2.近郊农业圈层。主要包括环城高速以外至50公里区域范围。以建设集生产、生态、生活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精品化的优质高效农业,适度控制畜禽养殖规模,重点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的设施农业、高档苗木花卉、休闲观光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现代农业物流等,建设成为合肥现代农业发展的先导示范区,承接城区的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转移,辐射带动远郊农业圈层发展。

3.远郊农业圈层。主要包括距离城区50公里以外的合肥经济圈以内的所有地区。以建设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和优质高效农业、丘陵特色生态农业为目标,重点发挥农业生产和生态功能,兼顾生活休闲和辐射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与六安、淮南、滁州等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联合合作,优先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

二、“二区”布局

1.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业发展区。围绕农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大江淮分水岭地区(后简称“岭区”)农业结构调整,实行近郊岭区、中郊岭区和远郊岭区的梯次布局、综合开发、整体推进,构建“近优、中强、远秀”综合开发利用新格局,坚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种业、蔬菜园艺、苗木花卉、畜禽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建设,重点发展节水旱作农业、规模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充分挖掘独有的资源潜力,加快分水岭地区适应性农业发展。

2.水源涵养地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区。在沿巢湖流域和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上游及其周边区域,以控制面源污染、保护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以两库(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两湖(巢湖、瓦埠湖)、两带(东大圩至牛角大圩环巢湖15公里水生蔬菜产业带和庐阳区大杨镇至蜀山区南岗镇环北城15公里生态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带)和星罗棋布的六园(果园、菜园、花园、苗园、林园、庄园)为载体,重点实施水源涵养林、绿色生态长廊、防护林带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适度发展民俗生态旅游农业,因地制宜开发一批生态优美、各具特色的农庄园、垂钓园、科普园、民俗村、主题公园、生态水岸公园等生态休闲观光园区。

三、“一带”布局

滨湖农渔业风情带。在环巢湖流域和丰乐河沿岸圩区,建设彰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特色的生态休闲农业板块。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加大水资源开发,大力推进圩区产业结构调整,逐步退出传统粮油生产,引水入圩、化害为利、外引内联、连片开发,稳定发展渔业,大力发展水生蔬菜种植和精深加工。依托湖景、湖滩、湖水资源,发展以湖滩日光浴、垂钓为主的观光休闲产业,鼓励发展适合湖岛特点的度假休闲产业,积极推进湖防基本林带和湿地建设。重点抓好滨湖圩区功能开发,东大圩着力打造“滨湖后花园”和“中国最美的湖区都市田园”;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空间布局见图2)。

第五章   主要任务

加强“稳粮、扩菜、强畜、兴生态、重加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稳定的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主导产业促进机制和农业多功能的开发机制,大力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业联动发展。按照“分区布局,集中投入,连片推进,规范经营”的要求,优化发展模式,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向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抓手,以大农场、家庭农庄、农业园区项目建设为支撑,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开发。鼓励和扶持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高效规模生产和经营,大力推进产业集中入园,企业集中入区,土地集中入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特色化、高效化、规模化、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水平,实现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加快形成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大力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加快具有地域特点和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发展步伐。按照种植业普及3000元、扩大5000元、示范1万元和养殖业10万元群体、50万元典型、100万元亮点的思路,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引导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竞争力。健全良种引繁和推广体系,筛选、繁育优质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生产水平。以优质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推进粮油、蔬菜、生猪、家禽、奶牛  等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苗木花卉、“三瓜”、草莓、水生蔬菜、大葱、杂粮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到2015年,高效特色农业面积达到200万亩。

二、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推进产业集群。深入推进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依托村企对接、招商引资、土地流转、项目投资、新农村建设等综合载体,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积聚集合,促进生产方式由农民分散种养的家庭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农业投入由农民投入为主向种养大户和企业投入为主转变,销售经营由农民自产自销为主向合同种养转变,大力推动龙头企业与基地、合作组织、农户、市场联结,加快特色规模基地扩张。通过规模农业的发展,改变兼业化趋势,激发现代农业新型微观经营主体应用科技热情,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到2015年形成产值10亿元规模的高效农业产业集群5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20个。

三、大力发展园区农业,引领产业发展。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高效农业园区,依托合肥工商业比较发达的优势,引导工业资本投资开发农业,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机制创新,一业一园,一业多园,科技引领,多元业态,示范带动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走高投入、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路子,形成合肥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到2015年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10个省级、20个市级主导产业和100个市级农业精品园区。

四、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强化发展基础。加快蔬菜、畜禽、苗木花卉等产业设施化进程。着力改善农业装备条件,重点发展连栋大棚、钢架大棚、避雨栽培、无土栽培、工厂化养殖等,全面提高设施农业产品生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传统种植方式变革,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要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建设,形成规模生产和区域布局优势,切实提高农业设施化整体水平。到2015年,全市新增高标准设施农业面积10万亩。

五、大力发展板块农业,形成区域特色。坚持“基地连片开发,产业块状覆盖”的发展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深入实施百村亿元推进工程建设,依托村企对接,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新农村建设等  载体,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和政策的集聚集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规模基地扩张,形成一大批产业集中度高,关联度强,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加快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着力构建组组有生产、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县县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到2015年,新增一村一品特色村100个。

六、大力发展加工农业,提升产业水平。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农业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增值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县区农产品加工集聚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加强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完善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一村一业发展。重点培育和发展一大批带动力强、产业效益大、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和产业化。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到10亿元企业达到100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超50亿元企业达到5家,超百亿企业达到3家,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百亿元县区5个,加工产值突破50亿的加工集聚区5个,其中突破百亿元的1个以上。

七、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大力构建以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建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农业体系。重点开发园区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现代农业休闲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建设一批市民家园、民俗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景区,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怡情观光游,山区森林生态游等现代休闲农业格局。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依靠现代农业科技和创意理念,研发具有独特理念的创意农产品。采取生物科技手段,改变农产品形状,色泽和味觉特征,将文化元素融入农产品之中,开发农副产品加工,变农产品为传统工艺品,探索城区、田间、超市经营,实现时令农产品与消费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深度挖掘和拓展农村文化内涵,开发农业节庆、民俗展览、农事体验,形成服务产品。到2015年,乡村旅游农业收入突破15亿元。

八、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建立农产品品牌营销中心,加大各类微观经济主体管理人员的品牌营销培训力度,提升农业各产业整体营销水平。加大品牌整合力度,提升品牌管理水平,创建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以品牌营销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合肥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到2015年,全市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突破100个。

九、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改善发展环境。充分利用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涵养地,成片造林;积极利用高速公路两边、河渠两岸、乡村道路两侧、村庄四周等边角地,见地栽树、见缝插绿,大力推动植树造林。“十二五”时期,全市新增植树造林面积64.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6.1个百分点。科学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推进农业节能减排,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农牧结合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积极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到2015年,全市化学氮肥、化学农药使用率分别减少7%和10%。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快实施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和农村“一池三改”户用沼气工程,大力推广高效科学生态循环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返田,减少秸秆焚烧污染。到2015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便综合处理利用率分别提高到70%和80%。

十、大力发展外向农业,加快农业开放。按照遵循国际规则、实施国际标准、开拓国际市场的要求,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促进农产品出口,建立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加大优质农产品宣传力度,主动农业产业转移,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大公司、大项目进驻我市,开发农业。到2015年,出口农产品创汇突破4亿元。

 

第六章 产业发展

重点围绕特色种植业、健康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生物质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形成规模化种养、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一、特色种植业

1.发展思路。按照稳定粮油生产,扩大瓜果蔬菜种植,做强苗木花卉的基本思路,遵循“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促进产业联动,推动合肥市种植业向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设施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2、发展目标。至2015年,粮食总产稳定在195万吨左右,单产提高到487公斤/亩,总产量保持稳定,单产较2010年增长6.8%;油料总产量达到25万吨,单产提高到205公斤/亩, 较2010年增长48.6%;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10万亩,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亩,总产量达到220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44.7%、39.2%和102%;瓜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单产提高到2000公斤/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分别较2010年增长42.9%、32.9%和90.5%;苗木花卉种植面积发展到40万亩,蚕桑面积发展到8万亩。苗木花卉实现总产值25亿元;具体目标如表2所示。

 

表2:2015年合肥市特色种植业发展目标

粮  油

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总产量(万吨)

粮食合计

400

487

195

1.水稻

240

560

140

2.小麦

120

400

48

3.玉米

20

500

10

油料合计

122

205

25

1.油菜

100

180

18

2.花生

20

280

5.6

蔬菜瓜果

面积(万亩)

亩产(公斤)

产量(万吨)

蔬菜合计

110

2000

220

1.水生蔬菜

15

2000

30

2.露地蔬菜

70

1640

115

3.设施蔬菜

25

2500

62.5

瓜果合计

40

2000

80

1.草莓

20

2000

40

2.西甜瓜

20

1800

36

苗木花卉

面积(万亩)

总产值(亿元)

40

25

 

3、产业布局

(1)粮油生产:七个城区全面退出传统粮油种植,三县建立一批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和高产攻关创建示范区(粮油具体布局见图3-5)。

(2)蔬菜瓜果坚持设施与露地并举,水生与旱生并进,质量与数量并重,加快果蔬产业百园、百村、百万亩工程建设。

建立144万亩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水生蔬菜主要分布在环巢湖流域肥东县撮镇、长临、肥西县三河、严店、丰乐、花岗、山南、包河区烟墩、义城、大圩等10个乡镇;沿城区和国道、省道两侧建立20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含食用菌基地),重点打造肥东店白路民族乡、元疃镇、白龙镇、合蚌路响导乡、八斗镇,肥西县合铜路三河镇、杨桃路柿树乡、山南镇、合六路小庙镇、四个城区大圩镇、烟墩镇、三十岗乡、大杨镇、南岗镇等设施蔬菜集中区;以长丰县水湖、杜集、罗塘、左店为核心,向南扩张,建立20万亩设施草莓生产基地;在吴山、岗集、杨庙、陶楼、高刘等环新桥机场区域重点打造20万亩南冬瓜、马铃薯、大葱生产集中区(具体布局见图6)。

(3)苗木花卉:在肥西中北部、近城区、高速公路与铁路两侧、董大水库周边,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40万亩。重点发展高档精品苗木花卉,提升苗木花卉整体水平(具体布局见图7)。

(4)蚕桑:在肥西西南部,以肥西茧丝绸公司、丰乐、聚星缫丝厂为龙头,以金牛、益群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依托铭传、山南、官亭等乡镇,面积发展到8万亩。

4.重点任务。粮油:建立20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发展超级稻种植面积180万亩。其中,重点建设100万亩部级、省级、市级优质粮油高产攻关示范区。全市20亩、50亩、100亩以上规模产粮大户分别发展到20000户、3000户、1000户,规模种植比提高到50%以上。蔬菜瓜果:建设15万亩的水生蔬菜生产基地、70万亩的露地蔬菜、25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及20万亩草莓、23万亩西甜瓜瓜果生产基地。全市千亩以上露地蔬菜、水生蔬菜、300亩以设施菜瓜果等特色规模农业小区由341个扩大到800个,全市“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发展到500个,着力打造特色产业产值上亿元的特色专业村。苗木花卉:培植年产值达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5家;500万元大型企业20家;100万元以上中型企业50家;建成100个连片面积在100亩以上的苗木花卉园区。

5.依托载体。土地整理和百万亩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小麦高产攻关、水稻提升、玉米振兴和油菜高产四大创建提升行动,“双千双增”工程,“百村亿元”推进工程,“百园示范”建设工程, 10万亩棚膜设施农业工程;从事种植业的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健康养殖业

1、发展思路。在生态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走高起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构建起最具优势的生猪、家禽、奶牛及特色水产养殖业,全面实现养殖业的“优质高效和生态安全”原则,认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把合肥建成在全省及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优质畜禽水产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市存栏种猪35万头,生猪年出栏量达到400万头,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5%;家禽年出栏量达到20000万只,禽蛋产量15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奶牛存栏量达到7万头,年产奶量达到25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到100%(50头以上);水产养殖面积达到46.5万亩,产量达到18万吨。详见表3、4、5。

表3:合肥市畜禽业发展目标

优势产业

2015年

出栏

规模养殖比重

生猪(万头)

400

95%

家禽(万只)

20000

90%

 

表4:合肥市奶牛业发展目标

年  份

存栏(万头)

产奶量(万吨)

总产值(亿元)

规模养殖比重

2015年

7

25

41

100%

 

表5:合肥市水产养殖业发展目标

指 标

2015

面积(万亩)

46.5

产量(万吨)

18

 

3.产业布局

(1)生猪产业布局。重点布局在长丰县杨庙、水湖、下塘、吴山、杜集、朱巷、左店、罗塘,肥东县包公、梁园、白龙、八斗、店埠、牌坊,肥西县山南、柿树岗、官亭、高店、花岗等乡镇。(具体布局见图8)。

(2)家禽产业布局。重点建立合水公路、合蚌公路、合安公路、合六公路沿线养殖带。重点打造以长丰县水湖、庄墓、左店、下塘、双墩等为核心的蛋鸡产业区;以长丰县朱巷、双墩、造甲、陶楼、下塘,肥东县长临河、张集、众兴,肥西县小庙、官亭、花岗、柿树、山南、高店等为核心的肉鸡产业区;以肥西县三河、严店、丰乐等为核心的沿湖水禽产业区。(具体布局见图9)。

(3)奶业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长丰、肥东奶业核心区,积极推进肥西县作为奶业扩展区,辐射带动合肥经济圈其他地区发展奶业。规划3个奶业发展重点区域,即:肥东县八斗、牌坊、梁园、白龙;长丰县造甲、下塘、陶楼、杜集;肥西县小庙、高刘等乡镇。(具体布局见图10)。

(4)特色水产业布局。推进水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抓好龙虾、黄鳝、泥鳅、河蟹、鳜鱼等产业带建设,重点布局在长丰县吴山、下塘、罗塘、水湖、肥东县梁园、长临、张集、肥西县三河、山南、高刘及包河区大圩等乡镇。(具体布局见图11)。

4.重点任务。奶牛:以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为重点,大力推进奶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建设存栏15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300个,规模养殖比重100%(50头以上),机械化挤奶率100%,建设2万头优质高产奶牛繁育核心群。生猪:按照“畜禽向健康养殖小区集中”的思路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建设,分户经营;科学养殖,配套服务”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商品肉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在三县新建或改扩建年出栏5000头以上商品猪场(小区)100-150家,万头以上商品猪场(小区)30-50家,进一步提升良种猪繁育生产能力,做大生猪良种业。禽业:建设标准化肉鸡父母代养殖场3~5家,建设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商品肉鸡场30个,年出栏50万只以上的商品肉鸡场达到60个,大型标准化商品肉鸡场年出栏肉鸡超过6000万只,进一步健全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家禽良种供应能力。水产:重点抓好水产大县建设,集中改造精养池塘,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切实提高水产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壮大苗种产业,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设施配套、技术先进、产业化程度高的苗种企业,全面提升水产苗种综合生产能力。

5.依托载体。畜牧升级工程、长临渔场、长风公司、安泰种猪育种有限公司、鑫顺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合肥万润公司、安徽和威集团、合肥温氏公司、肥西老母鸡集团、伊利、现代牧业、白帝等龙头企业。

三、农产品加工业

1、发展思路。以生态循环理念为指导,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与产业转移平台;以产业集中、集聚为主线,提升产业耦合度与竞争力;以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开拓市场,做强、做大龙头企业与整个产业。抓住产业基地建设、生产技术创新、质量安全、物流体系、品牌营销等关键环节,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2、发展目标。打造粮油加工、畜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年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和4个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农产品初加工率达70%。

3.产业布局

肥东县:在肥东新城开发区建立一个可以辐射牌坊、梁园、八斗、石塘、桥头集、撮镇等乡镇的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

长丰县:在双墩-双凤、水湖工业聚集区基础上各建立一个较大规模的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双墩-双凤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陶楼、下塘、岗集、吴山、三十头,以及肥东的元疃、白龙、杨店、众兴等乡镇;水湖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水湖、罗塘、庄墓、义井、朱巷、造甲、左店、杜集,以及外市的曹庵、史院、孔店、炉桥等乡镇。

肥西县:在北部的小庙与南部的花岗各建立一个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小庙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官亭、高刘、高店等乡镇。花岗农产品生态循环加工园辐射三河、丰乐、山南、花岗等乡镇。

市区:重点在包河工业园、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布局食品加工、种子加工、奶制品生产等企业(具体布局见图12)。

4.重点任务。平台与体系: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构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品质检测体系和物流体系;创建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心;扶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粮油加工:重点发展以稻谷、小麦为主的粮食精深加工和菜籽、米糠、大豆、芝麻为主的油料加工,大力开发豆制品、杂粮加工,突出非转基因的菜籽油。畜禽加工:重点发展肉制品加工,大力发展皮革、肠衣、羽绒等畜禽副产品加工,开发特色畜禽产品加工。食品加工:重点发展坚果炒货和面制等食品产业,大力开发休闲食品、调味品产业。乳制品加工:重点发展专用乳粉、UHT奶、冰淇淋等制品,提高乳制品质量安全。果蔬加工:大力发展普通蔬菜加工,开发脱水蔬菜、水果罐头加工以及蔬菜、食用菌、水果等深加工等。饲料加工:重点发展高效、低残留、无污染、无激素的新型饲料,发展水产、生猪、奶牛、家禽等专用饲料。饮料加工:以太古可口可乐、统一、华润雪花等一批饮料、啤酒加工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饮料加工业。种子加工:重点发展种子研发技术,以及清选、分级、干燥、消毒、脱毛或包衣等处理技术,强化合肥在全国种子产业中的领头地位。烟草加工:以安徽中烟工业公司合肥卷烟厂为依托,推进“黄山”精品卷烟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设,着力加强新工艺、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其他加工:大力发展水产、林产、中药材、纺织、秸秆综合利用等农产品加工业。

5.依托载体。“双百双千”工程、“百村亿元”推进工程、百万农民转移工程;华泰、丰乐、和诚、温氏、立华、伊利、蒙牛、白帝、金润米业、燕之坊、丰大、黑牛等龙头企业。

四、农业服务业

(一)农产品物流业

1.发展思路。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物流品牌和现代农业物流企业群,加快建设农业物流配送中心、综合交通运输、农产品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构建“一网、两平台、三级支撑设施”的市域现代农业物流体系。

2.发展目标。推进农产品物流结点的建设,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物流网络体系;完成农产品流通及电子商务交易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农产品冷链、储藏、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农业物联网,完善现代农业物流业的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促成合肥物流业与国际接轨。

3.产业布局。构筑“4312”总体布局框架,即:4个一级物流节点,3个二级物流节点和12个二级物流节点。具体布局见表5和图13。

表5:合肥市农产品物流重要节点布局

物流节点

属性

年交易量

一级

(4家)

瑶海大兴农产品物流园区

综合

300万吨

肥东新城农产品物流园区

食品加工

1200万吨

肥西花岗农产品物流园区

综合(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粮油、禽蛋干调等)

50万吨

长丰双墩农产品物流园区

粮食加工

50万吨

二级

(3家)

合肥周谷堆农产品配送中心

综合(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肉类、粮油、禽蛋干调等)

250万吨

合肥徽商城农产品配送中心

综合(蔬菜、水果、水产品、肉类)

1000万吨

肥西县上派镇中部花木城花卉苗木配送中心

专业(花卉、苗木及相关产品)

3.5亿株(盆)

三级

(12家)

肥西县花岗镇皖中花生配送中心

专业(花生)

7万吨

肥西县丰乐镇羽绒配送中心

专业(羽毛)

500吨

肥西县高刘镇白鹅配送中心

专业(皖西白鹅)

2.5万只

长丰县水湖镇阮巷草莓配送中心

专业(草莓)

15万吨

长丰县水湖镇兴隆瓜果配送中心

专业(西甜瓜、西瓜、西红柿)

12万吨

长丰县下塘蔬菜配送中心

专业(蔬菜)

2万吨

长丰县朱巷仔猪配送中心

专业(仔猪)

10万头

长丰县朱巷庞古堆家禽配送中心

专业(雪山草鸡)

1000万只

长丰县左店草莓配送中心

专业(草莓)

3万吨

长丰县罗塘草莓配送中心

专业(草莓)

3万吨

长丰县杨庙棉花配送中心

专业(棉花)

3000吨

 

4.重点任务。构建合肥“一网、两平台、三级节点”的“123”型农业物流结构,即构建一个服务于全市乃至长三角的农业物联网,依托交通运输和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建设三级农产品物流节点,包括作为一级节点的四大农产品物流园区,作为二级节点的三大农产品配送中心,和作为三级节点的若干中小型农产品配送中心和配送站。

5.依托载体。合肥市农产品物流重要载体包括瑶海大兴农产品物流园区、肥东新城农产品物流园区、肥西花岗、农产品物流园区、长丰双墩农产品物流园区、合肥周谷堆农产品配送中心、合肥徽商城农产品配送中心、肥西县上派镇中部花木城花卉苗木配送中心等

(二)休闲观光农业

1.发展思路。围绕“森林合肥”建设,坚持以农为本、以家为主、以乐为基,大力挖掘农村自然、人文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市民农园、民俗农庄、民俗观光村和农业公园等农业旅游重点区,逐步形成近郊农家乐体验游,远郊乡村特色游,滨湖风情观光游,湖岛渔家风情游的现代休闲农业空间格局,构筑多元化、复合型休闲观光农业体系。

2.发展目标。到2015年,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到280处,星级农家乐发展到250家,乡村旅游经营收入达15亿元,对农村经济贡献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农游兼顾,以农为主,以游为辅,以农生游,以游促农”现代休闲农业体系。

3.产业布局。在城区农业圈层,建立以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为主的环城休闲农业。重点建设蜀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合肥林业生态公园、丰乐生态园、少荃湖湿地公园、大圩都市农业公园、小张圩生态农业园、烟墩牛角大圩休闲农业园。在近郊农业圈层,建立以生态农业示范+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农业。重点建设丙子渔场度假区、紫蓬山森林公园、卧龙山生态旅游区、丰宝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汇景生态农业观光园、管湾水库度假区、泉山林场、长临渔场生态园。在远郊农业圈层,建立以文化传承、观光休闲为主的旅游农业,依托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名村名镇、巢湖优美的自然风光、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纯朴的乡俗民情,发展集观光、休闲、传统文化体验与传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建设三河古镇、肥西圩堡群、吴王遗址、长丰草莓采摘园、包公文化园、六家畈古镇、白马山生态园、岱山湖等景点,带动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农家乐旅游景点(具体布局见附图14)。

4.重点任务。整合自然和人文资源,重点开发园区观光型、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等现代农业休闲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挖掘,延伸农业教育、文化传承功能。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高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加大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力度,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创建一批旅游农业品牌。

5.依托载体。“百园示范”建设工程,“百社示范千社建设”工程,“百村亿元”推进工程,10万亩棚膜设施农业工程;肥西老母鸡集团等龙头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五、生物质产业

1.发展思路。以企业和农民为主体,以政府激励、政策引导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农业、林木废弃物、有机垃圾、污水等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进程,重点开发和示范农村沼气、秸秆固化、气化和太阳能利用,大力推广反季节太阳能大棚种植技术,扶持太阳能热水器下乡、光伏路灯进村,扩大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建设试点范围,发展太阳能光热、光电产业,全面提升全市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

2.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村户用沼气达7万户,养殖场沼气工程达到700处,其中,大中型沼气工程50处,沼气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建秸秆气化站10处,秸秆固(炭)站25处,建秸秆发电厂1座,扶持、状大一批秸秆食用菌生产企业,秸秆还田率达到6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3.产业布局

重点在三县畜禽养殖区域,以农户与规模养殖场为单位,稳步推进户用沼气与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在粮油主产区广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农机农艺配套技术,开展秸秆粉碎还田、速腐还田、免耕还田;鼓励秸秆利用企业在乡镇、村居建立秸秆固(炭)化站,就地加工秸秆,在人口集中的新农村兴建秸秆气化站,开展秸秆气化利用;扶持秸秆收购经纪人,以乡镇、村居为基本单元,建立秸秆收购网络,开展秸秆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工业化利用。积极对上争取,优先支持秸秆发电、秸秆生物油项目在合肥落地。

4.重点任务。按照成片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因地制宜推广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建设,大力推广“猪(牛)—沼—渔(菜、粮、林)”生态种养模式,配套建设服务网点。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沼气工程,推进养殖—沼气—种植业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在新农村示范村、整治村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工程。广泛开展秸秆农业化、能源化、工业化多途径利用;建设一批沼气入户、沼气发电、光电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5.依托载体。农业生物质利用工程;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省生物质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农业大学生物质改善与转化应用重点实验室、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第七章  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实施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一、粮食 “双千双增”工程。深入推进小麦高产攻关、水稻提升、玉米振兴高产创建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十百千万”粮食生产示范工程建设,实现粮食亩产过千公斤、亩均效益过千元的目标,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二、畜牧升级计划。一是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加快全市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落实畜牧良种补贴政策和项目,实施主要畜种遗传改良计划,强化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建立优良种畜登记和推荐制度。二是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力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健康养殖,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认定和创建活动,启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三是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饲料、饲料添加剂及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四是提升畜牧产业化水平。引进和扶持带动能力强、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畜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改善生产和技术条件,形成一批肉类、乳品加工产业集群,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扶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引导龙头企业与养殖场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养殖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动物防疫体系,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启动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培训。

三、蔬菜扩张工程。通过发展大户、带动小户,共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以土地流转、园区建设为基础,培育蔬菜种植大户;以大户为核心,辅以合作社建设、公益性科技传播体系支撑,带动众多小户。在“十二五”期间,将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10万亩以上。继续强化蔬菜大棚补贴政策,提升蔬菜设施化水平,加大投入力度,使蔬菜单产超过2000公斤/亩。推动蔬菜种子研发,积极引进优质品种,从产业链源头提升蔬菜质量;强化蔬菜质量监督体系建设,建立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蔬菜的安全、优质。

四、设施农业建设工程。突出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等发展方向,广泛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等系列现代技术,大力发展高标准设施农业。积极抓住江淮分水岭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综合开发和土地综合整治等机遇,加快发展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园艺,积极发展园艺产品采后产品化处理,推进高效蔬菜、苗木花卉、应时鲜果等园艺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设施畜牧业,围绕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提升畜牧业集约化生产水平。加快发展设施渔业,在巩固提高池塘养渔、龙虾等主导产业的同时,重点发展名特优新水产品工厂化养殖,循环水清洁养殖等设施渔业。加强渔业生态健康养殖小区建设,推进高效渔业规模化、高产技术普及化和健康养殖生态化,提高渔业养殖综合效益。到2015年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达到40万亩。

五、农业产业化“双百双千”工程。围绕粮油、畜禽、乳业、食品、蔬果、种业等十大加工产业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打造千亿产业,致富百万农民”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大力实施“龙头集聚、产业集群、开放驱动、项目带动、创新推动、合作联动”六大战略,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强化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创新连接机制,促进合作经营,努力形成大产业、大园区、大龙头、大基地强力支撑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突破100家,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突破100个,农业企业发展到1000家,农产品加工业年加工产值超过1000亿元。

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按照突出规划引导、完善公共服务、吸引多元投入和集中、集聚、集约的发展要求,以设施农业为重点,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园区。到2015年,全市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0个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20个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和100个涵盖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等领域的特色农业精品园,园区面积突破100万亩,实现区内设施装备优良,技术模式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经营机制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功能有机融合,带动能力较强,示范效应明显,农民普遍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成为科技示范平台,科学种苗生产基地,产业带动载体,增强农业园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七、一村一品“百村亿元”推进工程。坚持“基地连片开发、产业块状覆盖”的发展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组织实施“百村亿元推进”工程建设,重点推进100个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村建设,推动县域的村级特色块状经济集聚发展。依托村企对接、招商引资、土地流转、项目投资、新农村建设等综合载体,促进品种、技术、项目、资金和政策的积聚集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特色规模基地扩张,每年新增“一村一品”特色村50个,“十二五”期间形成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格局,实现区域性农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八、农业生物质利用工程。大力发展沼气,重点推进户用沼气、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建设20处大中型沼气工程、500处养殖场沼气 工程、2.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池,推进农村沼气示范县、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农村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电、节煤、节油等节约型技术和生态立体种养技术,组织实清洁生产工程、农业产业循环工程,建立一批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加快秸秆收集、储运、加工、利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秸秆“热解变气、过腹变奶、植菌变菜、还田变肥、加工变材、压块变煤”的综合开发利用,拓宽秸秆资源化、能源化、工业化利用。

九、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百强、覆盖千村”工程。坚持 “发展一批、壮大一批、规范一批、提升一批、创新一批”的思路,以“建社惠民,助农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百强社为引领,不断提升专业合作、扩大服务合作、创新股份合作,大力培育土地流转入股、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互助、农民专业合作联社以及信用合作等新型合作组织,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推动合作社由单一生产型合作向综合经营型合作转变,实现农业生产者信息能满足、土地能流转、技术能提供、作业能服务、产品能销售、资金能信贷的目标,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合作社提升提质,创建能覆盖全省、产值过亿专业合作社联社。鼓励支持合作社兴办加工等企业实体,构建百社、百企、百村互动发展的合作社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力争到2015年,建设年经营收入超1000万元的合作组织100家;合作组织发展覆盖全市行政村;90%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经营。

十、百万农民转移就业工程。大力发展劳务产业,广辟就业渠道,强化技能培训,在实现由零散转移到批量转移、由低素质转移到高技能转移的转变上求突破。强化农村富裕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大力开展“订单”、定向和定点培训,着力增强农民创业能力。加快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做大一批农民创办的企业,吸纳一批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拓展转移就业渠道。坚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成长型中小企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到2015年全市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创业突破100万人。


 

第八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加强领导,建立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农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规划的各项任务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从组织上切实保证把规划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规划体系,农业、林业、畜牧水产、财政、科技、国土、金融等部门各司其职,负责对规划的分解、执行、检查、考核、协调和调整。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根据本规划明确具体的工作目标,制定相应的专业发展规划,形成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体系,引导全市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快速发展。 

二、完善支持政策。认真落实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聚合效应,建立有利于资源要素向农村合理配置和双向流动的激励机制,将更多的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开辟社会资源投向都市型农业的新途径,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大资金投入,以政府财政支农政策为导向,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投入机制。同时,制定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开展招商引资,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

三、创新经营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专业大户等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营形式升级,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以产业为纽带实行联合与合作,促进农产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一体化,推动“农超、农社、农企、农村”的对接,着力打造龙头企业集群。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深入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不断提高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行水平。遵循集中、规模、增效的要求,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发展多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创新农业投融资体制,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培育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贴近农民和农村需求的小额信贷。

四、健全流通体系。加强周谷堆等一批区域性粮油、蔬菜、畜禽、综合农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逐步形成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专业性特色市场和区域性交易市场为骨干,分布合理的产地市场和销售网点为基础的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农业会展经济,大力提高农产品外向度。

五、夯实基础设施。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体系,按照“田成方、林成网、沟贯通、路相连、土肥沃”的标准,以农村土地整理建设工程为抓手,对田、水、路、林、村进行整体整片综合整治,建成较大规模连片高标准农田。力争到“十二五”末,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60%以上。大力兴建小型水利工程,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提级延伸连网工程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工程,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村沼气工程建设,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清洁化利用。

六、加强质量监管。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与管理,打造一批有“三品”认证的生产基地。整合品牌资源,创建一批质量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知名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制度,加快实施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加强市县两级质量检测中心建设,逐步形成以市检测中心为龙头,县检测中心为骨干,生产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产地检测网络和以市检测中心为主体与市场自检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监管,严禁经营、使用违禁农业投入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构建市、县(区)、镇、村四级联动监管网络,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

七、完善服务体系。围绕合肥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需求,以主导产业科技需求为中心,以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组织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合肥科技城的优势,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研院所、丰乐种业、隆平高科等龙头企业为载体,形成农业科技研发体系;完善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业推广站、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村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传播体系。以农业高等院校为核心,以科研机构为辅助,形成农业高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整合社会培训力量,分批对农场主、合作社人员进行轮训,形成农业实用人才培训体系;以市场为基础,调动社会力量,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形成农业生产统耕统收、统测统配、统防统治的农村基层综合服务体系。

八、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引导作用,抓住皖江城市带示范区建设和先发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机遇,坚持扩大开放。按照承接项目—扩展总量—催生产业的思路和“项目引进上要有新定位、招商重点领域上要有新思路、引进战略投资上要有新突破、培育招商载体上要有新进展、创新招商方式上要有新拓展”的要求,继续突出外、大、高的招商重点,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引进一批,依托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一批,发展产业集群扩充一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入驻我市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数量和质量。坚持有利于项目间的衔接、互补、集成和效益最大化,加强对项目的综合研究分析,加大项目集合和向集中优势发展区域集聚力度,促进“产业链整合”发展。加大各类农业“争上”项目争取力度,深入推进与省农委合作共建现代农业,推进合作共建的项目化,扩大和完善全市农业项目库建设,健全“预研一批,编制一批,申报一批,引进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继续实施重点服务扶持和保障,强化项目管理,内外并举,城乡联动,县区并进,三产互融,以大项目的引进和实施催生大产业,实现大发展,不断完善“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导向,三资为主体”的多元化农业发展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活力。

第九章  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全市初步确定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农业生物质产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及其它等六大类农业项目192个,总投资552.83亿元,投资超5000万元的项目128个,其中:投资超1亿元的项目94个,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14个。详见《合肥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建设项目汇总表》(略)。 

图文快讯
大棚黄瓜田间管理技术
5月18日中心核心专家组为实施规…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