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现代物理农业技术 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来源:河北农机 发布时间:2010年8月6日 浏览次数:2535
一、应用物理农业技术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畜产品的免农药无公害生产,增强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推广和应用绿色、无害化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是满足人民生活、创建环保型、节约型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听音乐、做磁疗、电净化”是对物理农业技术的简单概括,物理农业是物理技术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技术。它可以有效替代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对农作物增产的作用,并保证农产品的高质量、绿色、无污染;同时,物理农业技术在畜禽养殖及水产养殖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外物理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物理农业工程的单项技术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日本、前苏联等国对磁场处理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美国也已经将声波助长技术应用于多种作物。结果表明这些技术使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增产效果显著,发展潜力很大。目前声波助长单项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已在我国北京、新疆、山西、山东、辽宁等地的30余种作物、蔬菜、花卉和果树上进行了多年的试验、示范。
大连和青岛相关部门,近几年已开发研制出系列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产品,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已经开发研究出的物理农业技术设备主要有:植物声频发生器、空间电场防病促生系统、种子磁化仪、电子杀虫灯、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等。
声波助长技术:声波助长仪发出的声波频率与植物本身固有的生理系统波频产生共振,从而提高植物活细胞内电子流的运动速度,促进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传输和转化,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吸收能力,促进生长发育,达到增产、增收、优质、抗病的目的。
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通过空间电场放电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臭氧、氮氧化物,来实现防病促生效果。
种子磁化促生技术:通过磁化处理,激发种子内部酶的活性,提高吸收水、肥的能力,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电子杀虫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特点,进行物理灭杀,防治虫害。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仿照空间的部分等离子体环境,即在机器内部形成光、电、磁、活性粒子、臭氧及变速运动的空间,种子在自由落体处理中接受不同能量的光辐射、电磁辐射、电磁场的激励及带电粒子轰击,短时间、低强度、微剂量的各种物理能量综合作用于种子,加速酶的转化,增加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促进基因的表达,使其增产。该技术在提高种子活力、提高作物抗逆性,并对种子消毒、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等几个方面有显著的作用。
三、物理农业技术在天津地区的应用
1.物理农业技术的引进
在天津市,有关现代物理农业的部分单项技术,如防虫网、诱虫灯、臭氧发生器等在农业生产中已有一定的应用面积,其相关的设备实际使用成本并不高,而且掌握技术的过程不复杂,符合农民的需求,但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而且没有将单项技术有效的集成,综合应用效果不明显。
大规模引进和应用物理农业技术是现代化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天津市物理农业技术的引进得到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市农委和市农机局先后三次组织天津市农业机械推广总站、区县农机推广部门的有关技术人员,赴外地考察调研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并详细了解物理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重要作用,仔细分析在设施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可行性。
2006年11月24日,在天津首次召开了“全国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研讨会”,会议召集了全国的物理农业行业的技术精英,在深入研究现代物理农业专业技术的同时,共同探讨了今后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这次会议的召开将对天津市今后更好地推广和应用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目前,天津市部分区县农机部门已抓住物理农业兴起的契机,加大力度引进和应用物理农业技术,为新技术在天津市大面积开花结果奠定了基础。各区县相关部门也给予了资金和政策的支持。物理农业技术已在天津市的西青、宁河、北辰、津南、武清等区县开始应用,部分区县的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2.物理农业技术的宣传及试验示范情况
物理农业技术一次性投人成本较高,这成为推广过程中最大的阻力,还有部分农民朋友忽视了物理农业技术为农业带来的可观的经济效益,将物理农业拒之门外。天津市农机推广站技术人员到北辰、津南、东丽、塘沽等区县进行专题讲座和现场介绍,首先让科技人员了解物理农业技术,掌握物理农业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让农民朋友接受此项新技术。市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相继在津南区、西青区、北辰区进行了物理农业技术的对比试验示范,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科学,真实的试验数据才最具有说服力。
2005年8月27日在天津市西青区南河镇阎庄肉鸡养殖场,安装了3DDF一660型和3DDF一60型畜禽舍空气净化自动防疫系统。试验人员在2006年1月8日至2月23日(一个生长周期)期间对1号鸡舍(安装了空气净化自动防疫系统)和3号鸡舍进行了对比试验。两栋鸡舍肉鸡存栏数量相同,生长环境相同。试验结果表明1号鸡舍与3号鸡舍相比,死亡率减少33%;鸡平均重量增加4%;料肉比减少7%。
在津南区咸水沽镇头道沟农业园进行了声波助长试验,主要试验作物为萝卜和大葱,试验结果表明大葱增产25%;萝卜提前上市8~10天,并且明显增产。
北辰区首批“听着音乐"成长的无公害芹菜已上市,物理农业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作用初显,经与传统种植方法对比,每亩芹菜增产达1 oookg左右,最高亩产达5 oookg,农民亩增效益1 ooo元左右。大张庄镇张五庄村试验田和对比田种植了芹菜,菜农吴克同,自3月20日在试验田使用了声波助长仪,早晨8点开始至11点,隔天播放,每次播3个小时,仪器发出“嗡嗡”的响声。对比发现,试验田芹菜稍矮、直径粗、叶片大且多,亩平均增产达1 oookg左右,蔬菜上市时间提前20天,于4月7日陆续上市。试验显示,听着音乐生长的瓜果蔬菜亩产可以提高20%以上,同时缩短生长周期,使种植户早日为市场提供蔬菜,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物理农业技术已在天津市得到初步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农民朋友面带喜悦的对市农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说:“‘听音乐、做磁疗、电净化’这东西还真管用。”目前物理农业技术已经得到天津市及其农业区县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应抓住机遇,将该新技术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