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培训

豌豆褐斑病的防治

来源: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7年7月31日  浏览次数:2828

 豌豆褐斑病是豌豆主要病害,多雨潮湿地区为害严重,主要为害叶片、茎和荚,可引起茎叶枯死。叶片被害,先出现水渍状的小点,逐渐发展为浅褐色至黑褐色圆形病斑,病斑处有轮纹,斑面有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点。茎被害,产生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豆荚被害,出现浅褐色至黑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后期稍凹陷,斑面上也产生针头大小的小黑点,后期病斑可穿过豆荚侵染到种皮、子叶和胚内上,种子上的病斑不明显,潮湿时种子上病斑呈污黄色至灰褐色。

  综合防治:1.种子消毒:采用温汤浸种,将种子在冷水中预浸4~5小时后,置入50℃温水中浸5分钟,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或用0.3%的40%三唑酮加多菌灵可湿粉剂加新高脂膜500倍液拌种。

  农业防治:重病田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选择高燥地块,合理密植,配方施肥,提高抗病力。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茎、叶收拾烧毁或深翻土壤。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40%噻菌灵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64%噁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5%晶体石硫合剂250倍液、30%氧氯化铜+70%代森锰锌(1∶1,即混即喷)800~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7~15天1次,连续喷药3~4次,注意交替喷施,前密后疏,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效。发病重时,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防治。保护地栽培,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硫菌·霉威粉尘剂、5%异菌·福粉尘剂,每亩每次喷1公斤,7天喷1次,连喷2~3次。

 

图文快讯
全程智能管护 全年高效生产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