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欢迎您的到访!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现在时间是: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培训

全省苜蓿等优质牧草生产利用技术现场培训会在五河县召开

来源: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2015年5月6日  浏览次数:1984

  4月27-29日,由省畜牧技术推广站主办、五河县畜牧局承办、秋实草业协办的全省苜蓿等优质牧草生产利用技术现场培训会在五河县召开。农业部畜牧业司奶业管理办公室邓兴照副处长、省畜牧兽医局田文钊副局长出席培训会,全省各市、县(市、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部分草食家畜技术指导员、部分规模奶牛(牛羊)养殖企业技术负责人共150多人参会。

  邓兴照处长指出,目前奶业产业链条上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依然是苜蓿产业发展滞后于奶业发展,奶牛“口粮”苜蓿支撑力不够。他肯定了安徽境内的秋实草业和现代乳业的“完美结合”,好草养好牛,好牛产好奶,为消费者生产喝到新鲜安全的牛奶。

  省畜牧局副局长田文钊说,秋实草业和现代牧业是我省粮饲兼顾、农牧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畜牧业的样本,引导、带动我省苜蓿产业发展,无论在产量还是种植规模上,都在奋力拔节。2012年6月,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2012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对苜蓿产业来说,就是政策的春天。2012—2015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25亿元建设50万亩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我省在列,希望政策春风化雨,各地要对照条件,积极申报苜蓿示范种植和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项目,规范实施,认真监管,形成草牧业发展繁荣的新格局。田文钊指出,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迫使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找出路。这条出路,就是推进农牧结合,绿色养殖,大力发展草牧业和生态畜牧业。迫切需要研究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农业生态循环的大前提下,如何合理地保持种养平衡。各地要根据草牧业基础与特点,优化畜牧业布局,抓住农牧结合的重点环节,不断探索完善多形式的资源循环利用形式,建立良好的农牧结合机制。二是要大力推进草牧业科技创新,总结草牧业发展模式,加快摸清出适合本地的牧草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三是要着力提升畜牧业提质增效绿色转型生产经营水平,向管理要效益,促进规模企业上台阶。

  本次培训内容以苜蓿等牧草生产、利用为主题,邀请了省农科院副研究员、秋实草业技术总监徐智明,秋实草业五河总经理郝培根,安农大教授、博导董召荣,安徽动物科技学院教授、农学院院长詹秋文等老师授课。来自中国农科院的杨勇博士为学员打开了“互联网+”在农技推广应用的视野,打造农技服务的网络社交平台。

  省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郑久坤主持了培训班开幕式,并做了总结讲话。他强调,2015年,我省畜牧业劲吹绿色风,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是方向。发展草牧业和生态畜牧业,一定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清洁生产,环境友好,适度规模、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既能保障经营者的效益,对疫病防控、排泄物治理以及有效利用当地资源都有好处;发展养殖业,必须紧紧依托本地资源。比如养奶牛,现在饲草、运输成本大幅上涨,靠买饲草养奶牛,肯定赚不到钱,必须实行开发本地饲草资源,走协作、互补、共赢的开放发展路子。

图文快讯
全程智能管护 全年高效生产
版权所有 © 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电话:0551-64256798 传真:0551-64256798
地址:合肥市胜利路与琅琊山路交叉口天骄国际B座2610室 技术支持:网道科技 皖ICP备08101767号